出了二嬤嬤,這也是張氏的心病,就想著比二嬤嬤過得好點。
張氏心裡又活泛了幾分,心裡頭直嘀咕。
秀瑤見張氏不像來時那麼氣沖沖了,便道:“嬤嬤,來年你可就是有孫女婿和孫媳婦的人了,你這麼大年紀了,怎麼還能幹活呢?你看俺姥爺姥娘,人家整天就指揮,一點都不用幹。”
張氏嘟囔道:“我哪裡有你姥娘那福氣。”
秀瑤笑道:“俺姥娘有福氣,是俺姥娘不願意多管閒事。”
張氏就心動了,問道:“那你一年給我多少錢。”
秀瑤淡淡道:“我覺得是二嬸三嬸給多少我們就多少,不過你放心,分了家你就知道俺娘好的,肯定會給你雙倍的。”說著她就轉身進了屋,不理張氏了。她又不是真的想對張氏示好,不過是為了給二姐解圍,既然轉移了張氏的注意力,她自然就懶得再說下去。
張氏原本想找秀嫻算賬,結果卻被秀瑤說活動了心思,回去跟老秦頭說想分家。既然已經分出去大房,不如索性分個徹底。現在自己還能幹,就讓兒子們給錢,她自己做飯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過兩年做不動飯了,就讓兒子們養著。
老秦頭哪裡肯聽她的,反而把她罵了一頓,罵她鼠目寸光,不為老秦家前途著想,把張氏氣得好幾天不肯理睬他。
過了些天,家裡地窖挖好了,架了梯子下去,東西一樣樣地放在裡面,非常方便。秦大福和秦業,照舊輪流地在場裡睡覺看場。
如今不再是草棚子,而是三間場屋,小小的,一間裡面全是炕,一間放東西,也有間小堂屋放著桌椅。
沒了別的活,柳氏就和秀芹帶著秀容在家裡做針線活,秀嫻不肯,照舊去場裡忙活。
這期間荊亮又來了一次,給了上一次的貨款,又賒了一百斤瓜子和五十斤〖墨齋zladys。Com〗福豆去。秀瑤就當幫他的忙,而且也只賒給他一個人。荊亮自然感激不盡。
這日秀瑤跟秦業道:“大哥,咱們去姥孃家,做粉條去了。”
之前秀瑤說過的,做粉條讓姥爺來看,她覺得不如去姥爺家的磨坊好。秦業自然同意,叮囑爹按時餵豬,天冷了就給把草苫子蓋上。場裡的豬大棚雖然沒有姥爺家那麼好,卻也是冬天覆蓋草苫子保暖,夏天有蔬菜架子乘涼的。只是豬圈沒有那麼好,有點簡陋,需要時常清理。
秦大福自然不用兒子多叮囑,他肯定會幹得利利索索的,除了喂好小豬崽,注意保暖通風,還得剪羊毛、兔毛等去賣。另外羊也下了小羊崽,兔子也抱了小兔子,都得需要人照顧。
秀瑤和秦業兩人趕著驢車去了老秦頭家裡,如今是農閒卻是磨坊加倍忙碌的時候。家家戶戶準備著過年的麵粉,都排著隊到柳家磨坊來推磨,城裡人也越來越多到這裡買面的。
老柳頭看到他們很高興,跟秀瑤道:“王老大說,馮家糧店都降價了。嗨嗨,這說明,咱們生意做的不錯。”
秀瑤也替姥爺高興,“姥爺,那咱們生意受影響不?”
老柳頭道:“多多少少會受點,不過他降價更好,大家跟著受實惠。反正這麼多人家,咱們一家也做不完這些生意。我聽人說,他們也在弄水磨坊呢。”
水磨坊不是什麼保密的東西,江南幾乎隨處可見,這邊不過是水源沒有那麼方便,所以還是用牲口的多。馮家要開,當然是自由的,老柳頭也不當回事,畢竟一家磨坊做不完所有的生意。
柳升過來:“馮家今年跟瘋了一樣,四處攬事。以前他們就是租地給人種,再就是開幾家鋪子,不跟咱們老百姓搶生意做。下半年他們開了幾家鋪子,連麵店、炒貨鋪子都有呢。”
原本馮家有間大的雜貨鋪子,賣各種東西,沒想到還不滿足,連小本買賣也插一槓子,所以不少人心生不滿,卻也不敢多言。
王老大他們的生意稍微受了一些影響,不過影響不是很大,畢竟馮家也不是專心要做這個的,而且手藝也差勁一點。原本馮家老爺子當家,精力主要集中在租地以及開那種賺錢的大鋪子上,例如藥材鋪、綢緞鋪、瓷器鋪等,糧油店只是他為了方便才開的。
秀瑤笑道:“這些都是人家自由,誰想做誰就做,咱想別的辦法,我和哥哥今天來,是想咱們做粉條呢。”
老柳頭感興趣,就把手裡的活兒都推了,聽秀瑤講。秀瑤把過程和他們說了一下,然後擇日不如撞日,當天就準備。
秀瑤讓姥爺找幾個婦女來幫忙,先把鮮地瓜用擦子擦片,然後又有兩個青年專門拿著大砍刀將切片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