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政點評一下。
學政看完了卷子,當場就搖頭,也沒有多說什麼,秦顯就知道自己是過不了了。
秦顯沒考上,就開始懷疑自己,可能不適合考試,可讓他跟著一起做生意,他又覺得掉價,自己一個讀書人,和秦產那樣做生意實在是抬不起頭來。
可他現在也沒有了當初的脾氣,也不敢鬧騰大家,畢竟這幾年可是家裡供他讀書,他什麼都沒做呢。
只是他內心裡覺得怎麼那麼奇怪,揚揚和自己是親兄弟,為什麼他能中自己卻中不了呢。難道自己比揚揚就笨那麼多嗎?當年柳氏跟他說的話他還言猶在耳呢,她說大哥也不差的,讀書的話未必比別人差,反而不肯讓他讀書,是不是娘也覺得自己不行呢?
可自己還是鬧著要讀書,說自己一定會考上的。
結果呢,已經好幾次了,自己根本不是那塊料。
他開始否定自己,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吃不喝不肯見人。
大家去找他,勸他,他覺得他們是看熱鬧,然後柳氏就說讓他自己想想,讓大家各自忙去不必管他,他又覺得大家覺得他沒用,所以不想管他了。
他甚至覺得自己活著都是多餘,現在家裡那麼好,有自己沒自己根本沒兩樣。
家業有大哥支撐著,門楣有弟弟來光耀著,就算是小妹也比自己強太多。
那自己還能幹嗎呢?
他難受至極,就開始離家出走,在外面晃盪,開始柳氏還讓人去找他,他卻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不肯回家。柳氏發了火,讓人都不許去找他,看看他能作出個什麼花兒來。
就在秦顯鬧騰的時候,朝廷下了詔令,今年加開了鄉試恩科,原因就是皇上喜得貴子。
當今聖上如今已經三十有六,但是一直沒有子嗣,今年竟然得了一位龍子,當即就封為太子。同時聖上下令大赦天下,又加開了恩科,普天同慶,一時間民間也無數人家都趕著今年來成親,就桃源村原本有幾戶想著來年辦親事的也都提前為今年,就為了沾沾皇家的喜氣,也讓自己家來年得貴子。
這樣一來,秦揚和馮浩然今年又可以去參加鄉試。
秦揚躍躍欲試,躊躇滿志,跟家人宣佈:“我今年必須要中舉,否則我以後就不考了!”
他憋足了氣,可不能讓李思變那廝笑話他呢!
馮浩然就提議,“揚弟,不如我們起濟南讀書吧,這樣不必來回往返,免得時間都花在路上,還影響讀書的情緒。”
馮浩然也是卯足了勁想要中舉,而且就算不中也是多一個機會,家裡不是出不起盤纏費用,何必錯過呢。
如今秦家在濟南也有鋪子,去的話也並不麻煩。
秀瑤也覺得是個好辦法,家裡畢竟往來送迎的事情多,要是秦揚能去濟南府讀書,就可以專心讀書結交一些讀書人,對他參加科舉也有好處的。
只是讓誰去監督合適呢,爹孃肯定不合適,他們還得在家裡守著呢,大哥大嫂也不行,家裡的事情走不開。不過呢,姥孃家倒是有人可以空出來,如今姥爺姥娘也不必親自幹活,在家裡享福就好,大舅、二舅兩家人就能帶了人把磨坊和農場都管理起來,那穩重的大表哥和表嫂就可以帶了小正去濟南。柳飛識字,他得留下幫著大舅和二妗子管柳家的生意,二表哥柳升也可以走開的。單看姥爺家讓柳起表哥還是柳升表哥去了。
秀瑤把想法說了一下,柳氏夫妻二人立刻覺得不錯。
柳氏道:“我看讓你大姐、大姐夫他們也去,反正老白家的生意都是大房二房管,你大姐他們倆也不管什麼,去濟南也好做點別的營生。”
秀瑤立刻覺得是好主意,讓大姐一家去了濟南,姐夫不在父母跟前,有表哥他們拘束著,他也不好太放肆。姐姐離開了家,也能學得潑辣點,拿捏住了姐夫,得他時不時地弄點什麼么蛾子出來。
另外,她覺得二姐和二姐夫也可以去,反正他們都不是老大,守在家裡也沒多大用處,不如出去闖蕩一番。
小姨他們就不行了,人家是獨生子,不能離開家。
柳氏也覺得好,立刻就讓秀瑤寫信讓人去送信給兩個閨女家,讓他們先和公婆商量一下,要是同意就來回個信。第二天,她又和秀瑤幾個回了趟孃家,跟老柳頭等人商量讓柳起還是柳升去。
陳氏婆媳兩個是想讓柳正讀書的,覺得去了濟南也好,見見世面,有助於讀書,她們傾向於讓柳起一家去。
姚氏倒是想讓柳飛去,自己兩個兒子呢,一個出去一個留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