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改變了嗎?你既改變了,爸爸媽媽對你考試成績的態度,不是也改變了嗎?

好固可喜,差亦欣然——這就是爸爸媽媽的態度。我保證,首先絕對是爸爸對你考試成績的真實不相欺的態度。

丘吉爾也曾是中學的成績差生。

巴爾扎克還是中學的厭學生。

中國的教育體制有問題,這是你們這幾代學生所面對的現實;你們必須順應這有問題的教育體制,這是你們這幾代學生所面對的另一現實。

兩種現實加起來,嚴重影響你們的人生。但再嚴重,也僅僅是影響而已。斷不會是裁定。目前中國求知識的途徑正多起來。別的途徑也是可以成才,並進而推動人生的。

這麼一想,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又怎麼樣?高考落榜又怎麼樣?——是遺憾,但絕非人生的深淵。

總之我是在指出——爸爸媽媽能正確對待了,你自己反而不太能正確對待了似的。否則你為什麼臨考前總失眠呢?為什麼僅僅一科失利,就陰雲滿面呢?

想想那些參加奧運會的各國運動員們吧!四年一賽,有人苦練四年,只為一搏。也有人一搏失利,由於年齡原因,以後再無搏的時機,那他們不活了嗎?

要學他們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除了心理要調整,“戰術”上也要調整。

爸爸給你的建議是——不在難題上糾纏太久。看了兩遍還沒找到解題的良好感覺,乾脆繞過。將會的題易的題全解完,回過頭來再“攻克”。倘已沒時間,拉倒。總之,一味只管做下去,遇難題就繞行。先將有把握的分數拿下再說。

高考前的一切考試,不過是“熱身”式的考試。意義在於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總結。

考數學前一天,不必再苦苦鑽研。乾脆放鬆,連書也不翻。倒是應該靜下心來,回想一下——自己以往所遇難題,有幾種型別?解題和思路有什麼規律性?其題可變異為另外的哪幾種型別?如何看出特徵,識別其變異?

考語文前一天仍需看看書。還有外語。兩門是須強記的學科。多記一點兒,便有多獲幾分的可能。作文勿跑題。不求事例新,但求事例準,較嚴格地符合題義。

倘或“出師不利”——第一天沒考好,哪怕兩門都沒考好,也不要沮喪。

只不過是高二第一學期,說明不了什麼根本問題。

臨行匆匆,留言倉促,倘不認為是多此一舉,則父望記。

兒子,請在內心裡替奶奶祈禱幾次!

爸爸

關於“罐頭”的記憶(1)

不知“罐頭”一詞究竟是外語的直譯,或中國百姓的慣說。每每視其而想,“罐”字似乎有些道理,後邊連著“頭”字卻又是何意呢?百思不得其解。

我大約已有十年左右沒吃過罐頭了。確切地說,是沒吃過自己花錢買的罐頭。當然不是捨不得自己花錢買了吃。如今罐頭實在是很便宜,瓶裝的才四五元,和一個半大不小的西瓜等價。生活不是特別困難的人家,買幾聽罐頭吃絕對不算奢侈。當然也不是吃夠了,事實上我活到如今沒吃過幾次罐頭。

有時開什麼會或參加什麼活動吃公飯,飯桌上往往有一盤罐頭水果。或梨、或桃、或荔枝、或菠蘿什麼的。眾人離開餐桌時,那一盤罐頭水果,又往往並沒明顯地減少。有人可能吃了一口,有人可能都懶得向那盤中伸筷子或勺子。我屬於後一種人。正是在那樣的時候,便不禁地浮想聯翩起來了。

逢年過節,客人登門,配襯著些小禮物,總有一兩聽罐頭。客人一走,則就放入冰箱儲存。而這一放,也許一兩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忘了開啟吃。終於某一天清理冰箱取出來,於是免不了大發指責。指責當然首先是衝妻子的。

“怎麼回事?為什麼到現在還沒吃?以為放在冰箱裡就不會壞嗎?在冰箱裡放久了照樣會壞的!這麼點兒起碼的常識都不懂嗎?放壞了不是一種浪費嗎?”

妻子則就會說:“那你吃啊!快開啟吃!吃了就不必再往冰箱裡放嘛!還省得佔地方呢!”

“我吃就我吃!”

話一出口,自己聽著也覺得不太對味兒。彷彿體現著一種“見危險就上”的大無畏精神似的。

家庭中出現了危險,勇於捨己的當然應是丈夫應是父親。可這不是危險啊!這是吃罐頭啊!

怎麼的,吃罐頭之對於中國人,竟成了這樣的事了呢?彷彿還需要“戰前動員”似的。

心裡這麼想著,就開啟了。倒在碗裡,自己先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