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 那些被遺忘的快樂(二)

肯定是不會拿這東西當燈用的,而是用來炸。

在地面上挖一個小坑,撒點尿在裡面,把嘎斯塊砸碎,放一小碎塊在尿裡,然後就聽哧的一聲尿沸騰了。找個罐頭盒子,或是什麼薄石片一類的,把小坑蓋上,稍漏一點點縫隙,等一會,用火柴一點,就聽一聲巨響,罐頭盒能飛十幾米高,還帶著火光。如果用的是薄石片,就是炸的粉碎,崩的到處都是,當然,裡面的尿也是到處都是。冬天就簡單了,找個雪窩,把嘎斯放進去就沸騰了,雪直接當水用。如果不蓋,只要水不幹,這火可以著很久,是冬天打雪杖時烤手的良招,只不過隨身帶著嘎斯要小心,千萬別沾著水或是雪,沾上衣服就爛個大洞。常常是這邊弄好了,準備妥當,那邊喊個不明真相的孩子過來,等走近了拿火柴一點,“澎”,嚇得媽呀一聲。

在冬天,還有一個不是遊戲的遊戲,就是撿焦子。東北這邊大型鍋爐很多,每個鍋爐冬天都要燒大量的煤,每天下午四五點鐘,是鍋爐掏爐膛的時間,就是把燒了一天的爐子清乾淨,把燒剩的爐灰掏出倒掉,填新煤進去。

於是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的小孩就都圍在鍋爐房外邊的髒土堆邊上,等著鍋爐房倒爐灰,等倒爐灰的車子一離開,小孩們就挎著小筐,拿著鐵絲彎成的夾子,衝上還冒著熱氣的爐灰堆,忍著燙腳的熱度從裡面扒沒燃透的煤渣,因為過了一遍火但是沒燒透,和焦炭差不多,所以叫焦子。

這東西又耐燒又沒有煙,燒起來比煤還好,再說了,這個東西多了,煤就省下了,買煤要花錢的嘛。

撿焦子就像打仗一樣,比眼力比速度,是這時代孩子必備的技巧,看著孩子們灰頭土臉的揚著脖子,牛哄哄的挎著裝滿焦子的小筐回家,就像個勝利的大將軍一樣,張興明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後世的孩子哪裡能想像得到,他們的父輩小時候,比的是這個,驕傲也是因為這個,當然,這時候弄的再髒,回家換來的也是誇獎,是不會捱打的。

張興明上一世冬天還撿過白菜葉,不過這一世家裡條件好,就不用上一世那樣每天早晨出去撿了,所以也沒看著有誰在撿,不過肯定是有的,撿來的白菜葉子都凍得硬邦邦的,好一點的就當菜吃了,不好的餵豬,也是這時候孩子的一項勞動。

挑水和煤收拾屋子擦玻璃,這都是孩子的活,張興明上一世是從小幹到大的。最難受的就是挑水,個頭不夠,把扁擔兩頭的鐵勾子在扁擔上纏幾圈,力氣不夠,一次挑半桶,一缸水挑完,肩頭就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