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或者是一蔞一蔞的,不拆零,也不開包,就那麼堆在庫裡,芹菜香菜蒜薹豇豆這些是綁成大捆的,也不能拆開。
中國人做生意的方式是千古不變的,這個各位都懂,菜蔞底上綁塊石頭,綁的菜捆裡綁點溼泥捏的長條,好菜下面混點凍的爛的,全靠上貨的人眼力和經驗。
這時候天還沒亮,庫裡點的幾個白熾燈炮也就是照點亮,根本看不清楚。
憑眼力上了貨,要自己扛到等在市場外的貨車上,一筐芸豆七八十斤,一筐黃瓜一百多斤,沒人幫忙。
貨車車主把車斗裡鋪上很大的棉墊子,一頭搭在車廂外。
上貨的把菜扛過來,他站在車上接一下,在車裡碼好,等大夥貨都到了,擺好後,再把棉墊子包回來捂嚴實,用繩子綁結實了,開車往回走。
車裝了菜就坐不了人,上貨的去火車站坐通勤車回南墳。
火車比汽車快,上貨的到家了,準備好帶車子到接貨的地方等著,車到了把自己的貨拉回家,進貨的工作算完成了一半。
然後還得挑撿整理,把石頭溼泥拿出去,把菜的爛葉枯枝擇掉,整理的齊齊整整的碼到賣貨的箱裡,這才算準備好了。有時候裡面夾的爛菜多了,就算是賠了。
因為大夥上貨的地方都差不多,有時候幾個賣菜的一合計,賣貴點吧,怎麼也得把本弄回來,那這幾天老百姓就會發現某樣菜漲價了。
這種情況再想掙錢是不可能的,其實能回本就不錯了,這個時期能天天吃青菜的家庭真的太少了,賣一天青菜也就賣個幾十百把塊錢而已。
像張興明買這一次,都比他平時一天賣的錢還多,就難怪他一再的確認了,實在是不敢相信。
……
賣菜的小販把菜稱好,分別裝在袋子裡,然後在外邊又給套了一個大袋子,遞給張興明,說:“給,一共是九十三塊五,你再給十三塊得了,五毛不要了。”
東北人賣東西喜歡算整錢,定價也是這樣,一般都是整塊,最多帶個五毛,好算賬。
張興明又掏了十三塊錢遞給他,拿了菜拎在手裡往前走,那小販一邊收錢一邊喊:“再來啊兄弟,我天天在這塊,保證足稱給你。”
張興明衝他擺了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