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訊息報》、軍隊的《紅星報》、總工會的《勞動報》等等報刊,布哈林等人曾經長期作為輿論宣傳的主陣地,幾乎家喻戶曉。遠東軍只需萬眾一心,向莫斯科方面進軍即可。只要能夠打到莫斯科,斯大林必然會因為其擔任國家領導人期間出現的一系列重大失誤而被推翻,因此從這一點講,遠東軍的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柳申科夫有些遲疑:“那此後從海參崴、共青城、哈巴羅夫斯克等地轉移的工業設施,將遷移到西伯利亞,是嗎?”
“這是必然的選擇!”
遠東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皮達可夫接過話頭:“今後我們與日本之間的戰事將在貝爾加湖周邊地區展開,蒙古通向西伯利亞的鐵路幹線將會被拆毀,我們的生產基地設在蒙古,物資調運會面臨重大難題。此外,西西伯利亞地區工業基礎良好,一五、二五計劃期間,為了改變全蘇維埃工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最高蘇維埃對西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重點開發,大量軍事和重工業基地落戶斯維德洛夫斯克、車里雅賓斯克、新西伯利亞、巴爾瑙爾、鄂木斯克、秋明、克麥羅沃等城市,從飛機、大炮到坦克、裝甲車、卡車,全部可以製造,若是再加上從遠東搬遷的企業,我們的軍備補充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而且由於就近生產和補充,還可以大幅度縮短裝備部隊的時間。”
隨後又有許多官員和將領發表講話,柳申科夫聽了總覺得有那裡不對勁,但看到大家都興致勃勃的樣子,也沒有細想。
最後會議做出決議:
遠東共和國位於中亞地區的軍隊,將在未來一週時間內北調;遠東方面,將有計劃地將集結於海參崴地區的軍隊向西西伯利亞運送,但必須保證在半個月內海參崴防線不至於崩潰,最後撤離的部隊,將留在東西伯利亞承擔東線作戰任務;共青城方向,部隊必須盡一切努力堵住日軍西進的步伐,為工廠企業和民眾的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第一五七二章 有賺不賠
第一五七二章有賺不賠
收到遠東方面發來的電報的時候,安毅正在小南海接受德國和義大利兩國大使遞交國書。
早在南華立國之初,德國和義大利便在新京紅河東岸兩江環繞的半島上購買了土地。由於此時東岸還未進行大規模開發,半島地區由於經常洪水氾濫,周邊幾乎全部是荒地。南華'政府'承諾將對紅河和青河進行整治,半島區將防範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後,德國一口氣購買了一百一十六畝土地,義大利也購買了九十八畝,建築設計師拿出設計圖紙後,兩國'政府'便拿出真金白銀委託南華方面派人施工。
有了德國和義大利做示範,美國、英國、比利時、挪威、瑞典等國也先後在半島區購買土地,但並未投入建設。
截止五月初,經過南華工兵部隊快速高效的施工,流經新京市區的紅河和青河的河堤得到加高加固,同時德意兩國的建築終於完工。
由於趕工期,兩國的建築都為二層結構,但卻極富兩國之特'色'。
德國人一共修建了十一棟樓,其中巴洛克式小樓六棟,哥特式建築五棟,其餘地方為草坪、花園、游泳池及停車場的所在。六棟巴洛克建築追求動態美,外牆平坦,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對視覺是一種猛烈的衝擊;五棟哥特式建築門窗寬大,尖塔高聳,擁有尖形的拱門,花窗玻璃上繪有各種聖經故事,其尖肋拱頂、飛扶壁、修長的束柱,營造出輕盈修長的飛天感,讓人驚訝呆滯刻板的德國人也有如此細膩的一面。
義大利人的建築則採用了羅馬式和拜占庭式兩種。四棟拜占庭式建築的十字梁橫向與豎向長度差異較小,其交點上為一大型圓穹頂,看起來巍峨壯觀;三棟羅馬式建築的牆體巨大而又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減少了視覺的沉重感。義大利人適當地留下花園、草坪和停車場的面積後,剩下的土地全部種上了樹。
隨著與南華建交,兩國'政府'把其大使館設到了半島區,目前那兩片莊園已經升起了兩國國旗。兩國大使在南華外交部長吳庭豔的陪同下,於昨日上午抵達新京,拜見政務院總理徐子良,昨夜徐子良在國賓館設宴款待兩國大使。今天,兩國大使又在吳庭豔的陪同下,來到小南海,正式向南華'政府''主席'安毅遞交國書。
遞交國書的儀式隆重而又莊嚴,德國大使默克爾和義大利大使馬可尼身著禮服,乘坐的禮車是南華'政府'提供的金星四開門加長型豪華客車,車上懸掛著南華的五爪金龍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