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5部分

前他向清朝廷上書表示:“畏首畏尾,其如外侮日肆,憑陵何哉臣德薄能鮮,不知兵,尤不諳陸兵,排程水師三十餘年,我行我法,惟秉誠實無欺之血忱,不要官,不要錢,不要命”愛國禦侮之情懷,躍然紙上№玉麟的一生,以其言行基本實踐了其“三不要”的諾言後任湖南巡撫,時任湖北布政使的陳寶箴在悼念他的輓聯中寫道:“不要錢,不要官,不要命,是生平得力語,萬古氣節功名都從此”在與他同時代的封建官員中,誠為不可多得也編輯本段雪帥彭玉麟

在晚清政治人物中,彭玉麟是非常特殊的一位,與之並稱“大清三傑”的曾國藩左宗棠雖然也被稱作“太平天國起義的劊子手”,中學歷史課本上畢竟還提到他們興辦洋務抗擊外侮,尤其左宗棠以垂暮之年收復新疆,至今“左公柳”餘蔭猶存,而曾國藩更是為後世讀書人所稱道,據說國共兩黨的領袖毛·澤東蔣·介石對他都有很高的評價而彭玉麟的事蹟卻很少流傳,原因大概兩方面,其一,熟悉太平天國戰史的人都知道,湘軍陸戰方面對太平軍負面居多,而水戰勝率則超過七成,其人在太平天國時期任湘軍水師統領,手上只怕“沾滿了太平軍將士的鮮血”;其二,其人風骨剛介,在湘軍內部也不為同僚所喜,與曾國藩胞弟曾國荃晚清另一位重臣李鴻章等人頗多牴牾,功成名就後多次辭官不就,於汙濁不堪的晚清官場中獨樹一幟,時人多譏之“孤潔自矜”但綜觀其人其事,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文采人品,彭玉麟都足為一時翹楚,完全值得吾等後輩研究學習№玉麟字雪琴,人稱雪帥,自號退庵堂主人他的父親彭鳴九做過“合肥梁園鎮巡檢”,大約相當於現在的鄉鎮派出所長,但就是這麼一個品級很低的武官,卻得到當時的安徽巡撫李翰章極高的推許,於彭鳴九死後親自做傳,“推為皖中循吏之最”然而彭鳴九英年早逝,加之為官清廉也沒有留下多少遺產,而族中一些壞人又對孤兒寡母橫加欺凌,所以彭玉麟在故鄉湖南衡陽度過了自己悲慘的少年時代№玉麟就讀於衡陽城中石鼓書院時,“舊袍敝冠三餐不繼,然介然自守,未嘗有飢寒之嘆”,他的弟弟彭玉麒則尚未成年就跟別人去遠方學做生意,多年不通音訊面對窘境彭玉麟只得放棄學業,在軍營中謀了一份相當於文書的職業,聊以奉養寡母然而美玉始終不同於礫石,在這期間,彭玉麟遇上了他生命中第一位伯樂——時任衡陽知府的高人鑑,一個偶然的機會,高人鑑在軍營中看到了彭玉麟寫的一份文書,對他的文才與書法大加讚賞,後來又招攬為門下弟子,自此,彭玉麟的人生路途才算順暢了許多但如果止於此,彭玉麟最多隻能是衡陽城中一介名士,透過科舉之路謀一份官職,像父親一樣儘管賢能幹練卻只能終老鄉間但歷史就是這麼奇妙,一場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起義,把湖南的一群優秀知識分子推上了歷史的前臺,曾左彭胡,晚清的“中興四大名臣”全部出自湘軍,所以,亂世對於他們來說,更相當於一場機遇,儘管對於芸芸眾生來說,戰爭永遠過於殘酷№玉麟參與的第一戰卻不是對陣太平天國,而是對付湖南新寧的李沅法,一場不過幾百人的小,很快被平息,彭玉麟在此戰中嶄露頭角,被授予藍翎頂戴,卻辭官不就,去湖南耒陽的一家當鋪做了管賬先生恐怕此時,知識分子的那份傲氣依然在他心裡根深蒂固,對靠殺人來博取功名的武將行徑顯然不屑一顧只是他自己也想不到,幾年之後,他還是會走上這條路咸豐四年,太平天國鋒芒正盛,腐朽不堪的八旗兵節節敗退,曾國藩回鄉籌辦團練,有人舉薦彭玉麟,彭玉麟正居母喪,不應曾國藩書曰:“鄉里藉藉,父子且不相保,能長守丘墓乎?”這話說得很有水平,彭玉麟慨然應徵,43歲的曾國藩與38歲的彭玉麟這次相遇對風雨飄搖的清朝乃至中國歷史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恐怕他們自己也預料不到№玉麟治軍極嚴,湘軍水師中,他的坐船是一條插著紅旗的快艇,巡視各處,來去如風,營中三不準“鬥毆賭博抽鴉片”,如有違者,輕則笞杖數十,重則人頭落地,因此彭玉麟治下,軍紀在湘軍中堪稱第一,遠勝於以金錢醇酒美人為餌誘部卒死戰的曾國荃所部雖然兵者詭道,勝無常法,但高下優劣,一目瞭然曾國荃破安慶,誘殺太平軍降卒萬餘人,次破江寧,再演屠城一幕,人送外號“曾屠夫”№玉麟忍無可忍,致函曾國藩,“為公千秋清譽計,當大義滅親耳!”曾國藩無奈,雖回書口氣頗硬,“閣下於十一年(1861年冬間及此次(1864年皆勸鄙人大義滅親♂弟並無管蔡叛逆之跡,不知何以應誅,不知舍弟何處開罪,閣下憾之若是?”,私下裡,也很把他那錢膽包天的九弟一通狠訓‖頂頭上司的老弟也不放過,雪帥之剛直可見一斑後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