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查彭玉麟自咸豐三年初入臣營,堅與臣約,不願為官,嗣後屢經奏保,無不力辭,每除一官,即具稟固請開缺咸豐十一年,擢任安徽巡撫,三次疏辭,臣亦代為陳情一次,仰邀允准此次親奉恩旨,署理漕運總督,該待郎聞命悚惶,專折瀝陳£來金陵,具述積疾之深,再申開缺之請,臣相處日久,知其勇於大義,淡於浮榮,不願仕宦,份出至誠,未便強為阻止”清廷看了曾國藩的這篇奏摺,才冰釋狐疑,准予彭玉麟之所請人謂求官非易,而彭玉麟卻以辭官為難太平天國和捻軍相繼失敗後,清朝的統治又恢復了暫時的寧靜№玉麟功成告退,向清廷請求辭官回鄉補行守孝″朝看他情懇意切,便同意了他的請求‖治八年(1869春,彭玉麟回到衡陽,仍舊居於他發及的三間小屋之中三年後,清廷命他檢閱長江水師,又命他進京朝見,任為兵部右侍郎,彭玉麟仍不就職南歸後,自築一房于衡陽湘江邊,名曰“退省庵”,以表達他無意功名利祿的情懷其後,他又先後辭謝兩江總督和兵部尚書的高官當時為人較為苛刻,喜歡議論人的文人王輳г嗽諂淙佔侵興擔骸把┣俅槍倩股劍���配祝�砥湟荒暌謊渤そ�����轎�┱擰┣俅巳ィ�咕┲型豕��煜掠脅荒芤怨俾揮斬��耍��嬗諛┧諮醮螅�咴�笠壞紉印迸磧聹胝庵致怕擰安灰�佟鋇男卸��諶擻�崍鰨�圩塹姆飩ü倭胖校�咳磺逍攏�晌匠鑫勰嘍�蝗�
不要錢
也是彭玉麟的一大美德他一生不治產業,治軍嚴,律已更嚴,儘管位居高位,始終堅持了一條“不要錢”的生活準則咸豐四年(1854冬,彭玉麟率湘軍水師配合陸師攻陷了太平軍的要地田家鎮後,清廷獎給他4000兩白銀,他卻轉而用於救濟家鄉他在給叔父的信中說:“想家鄉多苦百姓苦親戚,正好將此銀子行些方便,亦一樂也”還要求他叔父從中拿出一些銀兩在家鄉辦所學堂,期望為家鄉“造就幾個人才”他要求自己和家人卻甚為嚴苛當他得知兒子花費2000串銅錢修葺了家中老屋之後,即去信嚴辭斥責:“何以浩費若斯,深為駭嘆”說他一貫將“起屋買田視作仕宦之惡習,己身誓不為之不料汝並不來信告示於我,遽興土木;既興土木之後,又不料汝奢靡若此也♀人不知,謂吾反常,不能實踐,則將何顏見人”其實,他兒子修葺後的老屋也不過是三間土牆瓦屋而已‖治三年(1864,他曾說過:“顧十餘年來,任知府,擢巡撫,由提督,補侍郎,未嘗一日居其任應領收之俸給銀兩,從末領納絲毫……未嘗營一瓦之覆,一畝之殖以庇妻子”彭玉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按清朝制度,凡文武官員於正式薪俸之外,由國家另行發給養廉金一份,於離職之日一次發給,以獎官守,並杜絕貪汙據此計算,彭玉麟自咸豐五年至同治元年,七年之間,應得養廉銀二萬一千五百餘兩,但他分文不痊全數上交國庫充作軍餉№玉麟考慮到他一個人這樣做可能使人懷疑他沽名釣譽,因而又請求曾國藩出面向朝廷說明曾國藩則說:“查彭玉麟帶兵十餘年,治軍極嚴,士心畏愛,皆由於廉以率下,不名一錢今因軍餉支絀,願將養廉銀兩,悉數報捐,由各該省提充軍餉,不敢迎邀議敘,實屬淡於榮利,公而忘私”曾國藩之所言,確不為過…;
不要命
彭玉麟以打仗不怕死聞名於湘軍咸豐四年(1854,彭玉麟剛剛出山,即率領左營水師參加圍攻嶽州之戰,遭到太平軍猛將曾天養部的攔擊在激戰中,彭玉麟“奮不顧身,右肘中彈,血染襟袖,仍裹創力戰”,被譽為“勇略之冠”次年七月,彭玉麟在移軍屯口途中與太平軍遭遇,所坐船桅杆被太平軍炮火擊中,船在江上打轉,他並不慌張,旋躍入部將成發祥的舢板中才脫離危險÷後,當時的湖北巡撫胡林翼在奏摺中稱讚“玉麟忠勇冠軍,膽識沉毅,坐舢板督戰,被擊斷其桅,神色不變”成豐十年(1860五月,曾國藩在向朝廷報告軍情時稱:“查彭玉麟管帶水師,身經數百戰,艱險備嘗”,並讚揚其“任事勇敢,勵志清苦,實有烈士遺風”被曾國藩以“烈士遺風”讚許的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湖南新寧人江忠源,另一個就是彭玉麟江忠源早死,而彭玉麟的勇敢不怕死,更為湘軍各將領之冠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殖民者加緊侵略越南,矛頭直指我國西南,全國上下抗法呼聲日益高昂″廷於5月諭李鴻章去督辦廣東軍務,但李滯留上海不往,在邊疆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清廷於是改命彭玉麟為欽差大臣督辦廣東軍務當時年已68歲,並已告老家居的彭玉麟,在民族危機嚴重的關鍵時刻,不顧年高體弱,慨然應允,立即募兵4000人開赴廣東虎門附近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