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變了臉色,特別是徐達,也是有所感覺,連忙招呼大家,一起向東城門跑去。
張士信自是一把拎住尚且趴在地上不敢起來的宗耳多,急急的腳下發力,跟著大家一起奔跑。
他跑了一陣子,怕徐達摸不著頭腦,輕輕對徐達說道:“徐達兄弟,看樣子是那元人大軍上來了,我剛才隱陷聽到大地在震動,那正是大軍前進產生出來的。”
“不過,看樣子不會是二十萬大軍一下子上來了,但從那大地震動的情形來看,加上是那隱隱的雷聲感覺,中間還雜了些哭喊的聲音,只怕不簡單呀。”張士信又補充了一句。
徐達見張士信說出,也是邊跑邊回答道:“大哥,我也大約猜到了,聽你說的,就看這隱隱的威勢,這就只怕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呀。”
此時的徐達,連連見識了這密宗的化形大法後,也開始感覺到,元人朝廷雖然已經控制不了全天下的局勢,但畢竟主力仍在,他們一些潛力也是不容小覷,不知道還有多少古怪的東西要出現在這集慶城了。
徐達心裡有些不安,那張士信跑了一陣子,反倒有些放開了,他跟著勸徐達道:“管他們有什麼玩意,總之是水來土淹,兵來將當罷了。”
張士信倒是對徐達甚有信心,和徐達說出敵人來勢後,不知道怎麼搞的,卻是沒有徐達這麼前瞻後顧的感覺了。
說話之間,大家一路小跑,速度倒也不慢,連那老獵人趙二也是跑得飛快,大家很快就到了東城門邊。
徐達自是急忙吩咐守門軍丁開始收起吊橋,準備關閉城門,這些措施也是趁著一點空閒的時間,先前他一一完善過了。
就連城門前面的護城河,那護城河足有三丈來寬,二丈來深,也是他命令軍丁早早就滿了河水,可謂是一道有利的屏障了。
城下卻是搞成一大片的平整開闊地,自是利於從城頭下直接攻擊敵軍,更加利於敵軍敗退的時候,可以順勢追擊,這也都是徐達考慮周全的體現。
因為虎患的緣故,加上徐達下的的一些軍令,東城門一帶,自是出入也有了限制,倒也算是人煙稀少,故此很快就收攏起來,緊緊將城門關上。
張士信見徐達井井有條,沒有絲毫忙亂的感覺,心中暗暗叫好,知道他是沒有選錯人了。
他倒也還記得,讓徐達派人將手中的宗耳多也監禁起來,免得生些事端,這自是他留著宗耳多,總覺得還有些用處的緣故。
那宗耳多可嘆渾身的本領,被張士信封住泥丸宮後,一身功力就全被禁制住,他也只能任由幾個如狼似虎的高大軍丁,將他架走開去。
他倒是認命,也不掙扎喊叫了,乖乖的讓人擺佈,顯得非常老實的樣子。
大夥這一陣忙亂,就算沒聽到張士信和徐達對話的人,也知道必是有敵人來了,一個個都是站在城頭,將眼睛睜得大大,想看看是有什麼人敢來與集慶義軍為敵。
張士信和徐達自是也站在城門上面,現在別說張士信這等耳力厲害的人物,徐達也跟著聽到那大地震動的聲音從東城郊外傳來,正是由遠及近,衝東城門這邊來了。
徐達還待側耳再聽,就聽手下軍丁已經喊了起來,紛紛議論道:“怎麼這都是些普通老百姓呀,不知道大人都是在緊張些什麼?”
徐達心頭納悶,連忙抬頭看時,卻也是呆住了,原來,他正是看到許多零零散散的普通百姓,正慌慌張張的跑了過來。
他呆了一下後,卻也明白過來,畢竟他已經聽到確實有大軍正朝這邊過來了,他心頭一震,大喝了一聲,說道:“中軍何在?”
大家雖然都是在議論紛紛,徐達這聲音卻甚是響亮,大家都聽得明白,都不再做聲,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張士信在旁邊看到,心裡又是讚歎,就見一個年輕軍丁排眾而出,答道:“中軍在!”
徐達急急說道:“中軍傳我軍令,快馬調騎兵營第一千人隊前往城門待命,弓箭營全營上城頭聽令,騎兵營第二、第三千人隊以及其餘步軍緩緩前來,至城下待命。”
中軍領命後,又是呼叫傳令軍丁,迅速就將軍令傳了下去。
這東城的二萬守軍,自是讓徐達分別安排了三千騎兵,三千弓箭手,其餘一萬四千人是為步軍。
這自是統計和調動的主要是徐達精挑細選的精銳部隊,另有守城的各路一般軍丁無數,雜在其中,也是林林總總的散落在城頭。
城頭的守軍自然主要是步軍構成,除了城頭上有四千步軍長時間守衛外,其餘步軍,包括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