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
齊清諾吃醋:“就是說我不好。”
喻昕婷嘿嘿:“不是,各有各得好……別人怎麼說?”
齊清諾說:“我爸說好,我媽還沒聽,再沒什麼人了。”
喻昕婷又問:“什麼時候在酒吧唱,我們去?”看楊景行。
齊清諾說:“星期六吧。”問楊景行:“叫不叫老乾媽來?”
楊景行說:“算了吧。”
齊清諾點點頭。冉姐看楊景行一眼,保持著笑容沒說什麼。
喻昕婷對付飛蓉說:“我覺得這首歌是我聽過中的前十名,最好聽的。”
付飛蓉點點頭。
楊景行找喻昕婷麻煩:“為你加唱的,你要回報,也唱一個。”
這個主意大家都支援,除了喻昕婷自己扭扭捏捏的,好為難的才決定:“我唱……你跟我一起唱。”
付飛蓉答應:“行,唱什麼?”
……
接下來就玩了一個小時,楊景行和齊清諾伴奏,其他幾個女人都唱。五點多就去吃飯,安馨沒空,就六個人,又擠一車,冉姐坐前面。
到了後,付飛蓉的嫂子招待冉姐比招待楊景行還熱情,尊稱都用上了。冉姐一陣玩笑和打哈哈,打消了別人的尊重。
喻昕婷聞到燻肉的味道又激動了:“我們前天去吃海鮮了,我第一次吃鮑魚,也好好吃,不過我還是覺得沒這個好吃。”
王蕊氣憤了:“我考,我義甲都彈壞了,你們這麼奢侈享受!”
喻昕婷解釋:“不是,是他媽媽和姨媽請客……”
齊清諾抬眼看一下楊景行:“你真講義氣!”
楊景行說:“有時間我們去。”
齊清諾搖頭:“算了,知道你忙。”
王蕊問喻昕婷:“就你一個人?”
“還有安馨。”喻昕婷聲音小了不少,視線在桌上快速轉一圈。
………【第九十五章 學期展】………
吃完了飯,冉姐她們就要回酒吧了。楊景行沒送,還得回學校繼續編曲配器。喻昕婷也沒打擾。
星期二上午,楊景行就去把《雨中驕陽》的總譜交給賀宏垂。可賀宏垂居然有《風雨同路》的譜子,說是在學校的論壇上下載的。
賀宏垂把《風雨同路》從頭到尾細細的給楊景行分析了一遍,再對比《雨中驕陽》的旋律和編曲,表揚了楊景行對旋律的追求,但是在作曲手法上,賀宏垂覺得楊景行有點過於“多樣融合”,導致最後作品商業化得沒有了特色,僅僅是好聽而以。
賀宏垂說並不是商業化不好,但是商業化是對藝術作品一個最大的限制,這會導致楊景行的作品的“好聽”相當膚淺,並且生命力可能會很短暫。
事實擺在眼前,楊景行目前的幾首作品在學校裡流傳很廣,大家聽起來感覺都很不錯,但是沒什麼人對他的作品有深入研究的興趣,因為根本沒這個必要。楊景行的那些作品結構雖然稍顯複雜,但是技法上依然是最基本的,旋律雖然很出色,但是追求的目的好像也只有好聽而已。
拿做飯當比喻,楊景行的作品就像一盤有不少好食材的大雜燴炒飯,很好吃,但是沒什麼特別講究。可是高明的廚師是不會做什麼大雜燴的,他們就算拿單一的食材,也會用頂尖的技藝做出最可口和值得回味的料理。
賀宏垂的意思是要楊景行專一一點,寫一些專項性的作品,更深入的去體會音樂除了好聽之外的其他魅力和功效。
賀宏垂又比喻:“跟美術學院的學生一樣,那些畫肖像能畫得跟照片一樣的學生,並不一定就是好學生,因為那不是美術的最終目的,音樂也不僅僅是為了好聽而已……我們幾個老師都看了你的作品,坦白說,沒找到思想性……除了這首合奏,還有點意思。”
楊景行說:“我還不敢想思想性。”
賀宏垂批評:“你不敢想誰能想?不要覺得自己年輕,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要表達……你用那麼大的決心和努力考進學校,眼光不應該就只是這樣的商業音樂。你寫這樣的東西如果只是為了賣錢,還不如直接找家裡要。”
楊景行說會記住賀宏垂的話並朝藝術的方向努力。
星期四下午的和聲課上,和李迎珍差不多年紀的龔曉玲教授突然對楊景行進行了關懷。龔曉玲對現代和聲有深入的研究,可惜現在國內的音樂教育還不是特別重視這一塊,所以連龔曉玲自己上課的時候都是按照學校的要求更多的講解古典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