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7部分

別圖發展為上策。

孫接納了大家的建議,決定離開廣東去上海。派人通知各國領事。原訂計劃是乘搭商輪,但英國領事表示可派炮艦摩漢號護送去香港,乃改乘英艦。

8月9日下午3時45分,孫中山率蔣中正、陳策、黃惠龍等由永豐艦登英炮艦摩漢號,艦隊善後事宜委託秘書林直勉、參軍李章達代辦,加發所有官兵一月薪餉。

孫中山在英炮艦上與幕僚人員講述外交上應取的態度。當日下午4時摩漢號由廣州啟航,7時出虎門要塞。孫對左右感慨地說:“真沒有想到我和各位能夠脫險,還能到今天。今後只要一息尚存,此志不懈,民國責任仍在吾人身上,不可輕棄以負初心。”這天晚上孫意氣自若,與幕僚縱談時局至深夜2時才就寢。

8月10日上午6時抵香港,即轉搭俄國皇后號郵船去上海,香港政府派員照料一切。留港的國民黨員古應芬、謝持、汪兆銘、劉紀文等都登輪晉謁。正午12時郵船由香港啟碇出口駛滬。在郵船上孫中山曾糾正外人對廣州事變的影響,因外傳陳炯明叛變為“革命”,孫說:“革命與叛逆之名相反,革命為一莊嚴寶貴之名詞,革命有革命之主義,革命之精神與道德,法國革命之主義在自由,美國革命之主義在獨立,中國之革命在求實行三民主義。陳炯明此次叛亂,縱兵擾民,為禍國家,恰與革命之精神與道德成一反比例,而其主義則在盤踞與割據以逞一己之私,這不是革命而是叛逆。叛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不能任其魚目混珠也。”

8月14日上午,俄國皇后號郵輪駛抵上海,孫中山在吳淞登陸,上海各團體代表鵠候岸邊歡迎者約數千人,極為熱烈。下午孫即召集同志討論國會與時局各問題。

15日孫中山發表護法宣言,全文如下:

“六年以來,國內戰爭,為護法與非法之爭。文不忍艱難創造之民國,隳於非法者之手,倡率同志,奮鬥不息。中間變故迭起,護法事業,蹉跎數載,未有成就,而民國政府,遂以虛懸。國會知非行權無以濟變,故開非常會議,以建立政府之大任,屬之於文。文為貫徹護法計,受而不辭。就職以來,激勵將士,出師北向,以與非法者戰。最近數月,贛中告捷,軍勢遠振,而北軍將士,復於此時為尊重護法之表示,文以為北軍將士有此表示,則可使分崩離析之局,歸於統一,故有六月六日之宣言,願與北軍將士提攜,以謀統一之進行。不圖六月十六日,護法首都,突遭兵變,政府毀於炮火,國會遂以流離,出征諸軍,遠在贛中,文僅率軍艦,倉卒應變,而陸地為變兵所據,四面環攻,益以炮壘水雷,進襲不已。文受國會付託之重,護法責任,繫於一身,決不屈暴力,以失所守。故冒險犯難,孤力堅持,至於兩月之久,變兵卒不得逞。而軍艦力竭,株守省河,於事無濟,故以靖亂之任,付之各處援師,而自來上海,與國人共謀統一之進行。回念兩月以來,文武將佐,相從患難,死傷枕藉。故外交總長伍廷芳,為國元老,憂勞之餘,竟以身殉,尤深愴惻!文之不德,統馭無方,以至變生肘腋,咎無可辭。自兵變以後,已不能行使職權,當向國會辭職,而國會流離顛沛之餘,未能集會,無從提出。至於此次兵變,文實不知其所由起。據兵變主謀陳炯明及諸從亂者所稱說,其辭皆支離不可究詰。謂護法告成,文當下野耶?六月六日文對於統一計劃,已有宣言,為天下所共見。文受國會付託之重,雖北軍將士有尊重護法之表示,猶必當審察其是非與誠偽,為國家謀長治久安之道,豈有率爾棄職而去之理?陳炯明於政府中為內務總長,陸軍總長,至兵變時,猶為陸軍總長,果有請文下野之意,何妨建議,建議無效,與文脫離,猶將諒之。乃兵變以前,默無所言,事後始為此說,其為飾詞,肺肝如見。按當日事實,陳炯明於六月十五日,已出次石龍,嗾使第二師於昏夜發難,槍擊不已,繼以發炮,繼以縱火,務使政府成為煨燼,而置文於死地。蓋第二師士兵,皆為湘籍,其所深疾,果使謀殺事成,即將歸罪,以自掩其謀,而兼去其患。乃文能出險,不如所期。始造為請文下野之言。觀其於文在軍艦時,所上手書,稱大總統如故,可證其欲蓋彌彰已!謂陳炯明以免職而修怨,葉舉等以飭回防地而謀生變耶?無論以怨望而謀不軌、皆為法所不容,即以事實言之,文於昨年十月,率師次於桂林,屬陳炯明以後方接濟之任。陳炯明不惟斷絕接濟,且從而阻撓。文待至四月之杪,始不得已改道出師,於陳炯明呈請辭職之時,猶念其前勞,不忍暴其罪狀,仍留陸軍總長之任,慰勉有加,待之豈雲過苛?葉舉等所部,已指定肇、陽、羅、高、雷、欽、廉,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