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清廷把袁保恆的捐款移獎袁世凱。清朝盛行捐官,袁世凱因不善制藝,鄉試落第,得到叔父的餘蔭,為中書科中書。他並不把這個捐官放在眼裡,不過他自己是個落第書生,叔父已死,沒有人督教他了,這時他把所有的詩文和書籍都用一把火燒掉,自己對自己說:“大丈夫志在四方,豈能鬱郁久困在筆硯之間以自誤歲月?”
他的“四方之志”並未落空,光緒六年(1880年)冬天,慶軍統領吳長慶督辦山東海防,王雁臣向吳推薦袁世凱,吳長慶就調他到山東軍營中。
三、朝鮮練兵
袁世凱嶄露頭角,是自朝鮮開始的。朝鮮雖為清朝藩屬,但舊中國的政策是放任而不干涉的,對朝鮮來說,直到壬午事變才派吳長慶率海陸軍赴韓,而袁世凱便是隨同吳前往的。
這兒先把朝鮮壬午事變的背景敘述一下:
朝鮮和日本一樣,都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19世紀末期,日本明治維新,接受西方文化;朝鮮則抱殘守闕,拒與西方接觸。結果日本變法強大,而朝鮮仍故步自封。1864年朝鮮王哲宗去世,死後無子,乃立王族李昰應之子李熙為王。李熙年幼,即位後尊生父昰應為大院君。大院君有雄略,但極守舊,對日本維新極表不滿,見日使穿西服,益覺不倫不類,遂下令斷絕韓日兩國通商,韓人與日人交往者處死。日人以為受辱,遂有“徵韓論”。當時日人所顧慮的是朝鮮乃清朝藩屬,所以屢次向清廷探問是否管理朝鮮的內政外交,清廷則表示不過問。日本經過多種方法試探,已摸透了清廷態度,遂積極安排侵韓步驟。
大院君以其內侄女閔氏為國王李熙立妃。閔妃通書史,好讀《左氏春秋》,有政治野心,利用太后趙氏不歡喜大院君專擅的心理,慫恿閔奎鎬、趙寧夏等與大院君的長子載冕合謀勸王親政。大院君被迫交出了政權 ,於是閔妃乘機專政,朝鮮排外政策也為之改變。
日本在此以前曾因臺灣人掠殺琉球人向清朝廷文涉,清朝廷答覆非常含糊,不僅對臺灣,對朝鮮也是一樣,結果給日本政府一個印象,日本可以向朝鮮下手,乃於光緒元年(1875年,明治8年)以軍艦侵入朝鮮的江華灣。第二年與朝鮮訂立《江華條約》12款,其重要之點是朝鮮為自主之邦,繫有與日本平等之主權。
閔妃當權後,國政更為腐敗。光緒八年(1882年)六月,朝鮮京城鎮兵5000人,因糧餉久未發給,一再向政府哀求發餉,俱未如願,兵民從而附和,大院君乘機鼓煽,遂發生兵變。七月初,變兵民眾闖入宮中,欲殺閔妃。妃倉皇變服,攜子逃至忠清道族人閔應植家中。變兵民眾轉襲日本公使館,縱火焚燒使館,日公使花房議質率館員突圍走仁川。大院君重掌政權,排斥閔氏。這時韓大臣金允植、魚允中等正在天津,乃求援於直隸總督張樹聲,張乃派慶軍統領吳長慶率海陸軍渡海前往朝鮮平亂。由於這次變亂髮生於壬午年,所以朝鮮史上稱之為“壬午事變”。
吳長慶率軍進抵韓京南門,分營屯紮,通知大院君來營答拜,由袁世凱暗中佈置,阻止隨大院君之護衛於營外。大院君入營與吳統領筆談 ,即被清軍捕捉,扶入肩輿,星夜送到馬山浦,登軍艦駛返天津。這時李鴻章已回任北洋大臣,遂命將大院君幽閉保定。
吳長慶覆命袁世凱率兵入城捕捉東學黨,且直撲東學黨巢穴,剿平亂事,使韓王復位,並與日人和談,訂立《日韓濟物浦條約》,由韓國懲兇、賠款、道歉、日兵保護使館等。韓事平定後,吳長慶以“治軍嚴肅,排程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16字獎語,列袁世凱為首功,諮請李鴻章、張樹聲會奏請獎。九月初一,袁世凱奉旨以同知用,並賜花翎。
一個人的成功決非偶然,他必需在某些重要關頭表現出傑出的成就,然後加上機會。
就袁世凱來說,朝鮮是他施展身手的好地方,也是他飛黃騰達的起步點。世人以為袁從小站練兵起家,其實如果袁在朝鮮沒有傑出的成就,清朝練新兵的責任就不會交給他 ,他不在小站練兵,光緒和維新黨也不會選中他勸王,他沒有譚嗣同要他勤王,就無法向榮祿告密而得到慈禧太后的重視,所以朝鮮的成就是袁一生的開始。
關於袁世凱早期在朝鮮的事蹟,留傳下來的並不多,袁因為“洪憲稱帝”變成了“總統叛國”,狼狽地結束了他的生命,使他的一生事蹟醜化,所以他沒有正式的傳,也沒有年譜,中文的東西都是罵袁世凱的。袁本身文獻最早問世的,是光緒廿四年(1898年)秋石印本的《新建陸軍兵略錄存》,那是小站練兵時代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