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玉璽之印,字跡亦是康熙親筆無疑。
德妃一雙眼睛死死地瞪著黛玉手中的遺詔,那些文武百官自然是見風使舵,趕緊共和胤禛即位為帝。
便是胤祀胤禟胤俄等人不服,但是他們終究是聰明人,亦不過露其長,唯唯諾諾,既不露喜色,亦不露悲色。
康熙遺體移回皇宮發喪,黛玉自不會去,只將遺詔之令交給了李德全替胤禛收著,然後留在了暢春園,替胤禛打點好暢春園的事務,這才又在胤禛派人護衛下回了賈家。
誰都知道胤禛素來極疼黛玉,如今登基為帝,少不得黛玉是個主位上的人,那賈家自然是歡欣鼓舞,殷勤小心。
邢夫人是第一個開口的,滿面喜色地道:“咱們家大姑娘那是四爺身邊的人,如今又有了林家的大姑娘,明兒裡可不都是榮華富貴的人嗎?尤其是當今皇上登基,那大姑娘的功勞可是無人能比的,明兒裡皇上恩典,大姑娘長了那尊貴人,可別忘記了提點著咱們家啊!”
王夫人最是得意,畢竟元春可是她的親女兒,而如今那胤禛登基,自家女兒自然是那主位上的人。到時候自己也是皇上的丈母孃了,那自然在這賈家裡,自己的分量也是無人能比的了。
但是一想到黛玉竟會在康熙靈堂上有康熙遺詔,為新皇立功,她心裡就不痛快了起來,暗恨黛玉,自然是怕生得風流婉轉的黛玉將來和元春爭寵,畢竟論起風流靈巧,元春是一百個也不及她一個。
黛玉卻是微感疲乏,聽了邢夫人的話,淡淡地道:“舅母嚴重了。甥女雖然鄙賤,卻也蒙受先皇無數疼愛,如今先皇初逝,甥女甚為傷感,將來之事不但言之過早,也有違制之處,還請舅母說話當三思之後而行才是。”
如今的賈母,自然是對那完顏太妃的話十分信真了,乍然聽到胤禛登基的訊息之後,她就猜測到了黛玉真如那完顏太妃說的鳳凰格命,只是為何是非鳳非凰,卻是不得而知。
見到 黛玉眼底微露倦色,賈母便道:“你在暢春園裡,想來也是累的人了,還是先去歇息罷。”
黛玉聽了,方告辭回放歇息,各人自也是散了。
這裡王夫人房裡,薛姨媽和薛寶釵又都向王夫人道喜,笑道:“如今四爺登基,還怕大姑娘不是那主位上的人麼?可見太太是養了一隻即將飛上枝頭的鳳凰兒了!”
王夫人喜容滿面,道:“咱們一家人,還說什麼外道的話?我這裡,日日妹妹和寶丫頭將來也都是好的。”
然後皺了皺眉頭,道:“那個林丫頭,我實在是看著不順眼,一副風流妖媚的模樣兒,又素來和那四爺相見的,大姑娘也早有防她之心,可如今偏她竟給新皇立下了大功,怎麼可能會沒有封賞?按著那四爺對她著迷的樣子,只怕將來也把大姑娘也呀了下去呢!”
薛姨媽聽了,忙道:“姐姐糊塗了不成?還有那十四爺原本就是有要她的心思呢!如今她也十三歲了,也到了嫁人的年紀了,姐姐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難不成還是做不了她婚事的主兒的?明兒打發人送了她的生辰庚貼到了十四爺府裡,叫那裡來一頂小轎子抬了她進門便是。”
王夫人畢竟也是聰明人,道:“如今那四爺登基,咱們如此可不是拿著雞蛋碰石頭麼?何苦去妨礙了大姑娘如今的求升?橫豎這日子也多著呢,我就不信我不能除了她去!”
薛姨媽和寶釵聽了,都不由得暗自沉吟。
如今這時候,剛剛即位的新皇處理著朝中大事,一時倒也不會想起叫黛玉進宮或者是什麼別的什麼,王夫人等人也略略放下了心來,加上如今雍正王府的舊人都要移駕進宮,王夫人自然是要準備了各色賀禮等物的。
多少人到王夫人房中巴結恭賀,唯獨黛玉因傷感於康熙之逝,如今天又奇冷,不妨就著了涼,凡是登門之人除卻三春姐妹鳳姐兒寥寥數人之外,一概推病不見。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召回撫遠大將軍胤禎由大西北迴京奔喪,又以貝勒胤祀,十三子胤祥,大學士馬齊,和尚書隆科多為總理內務府大臣,批誠親王胤祉之上書,改兄弟之胤為允。又因禛禎同音,改允禎為允眩��
十二月,冊封了十三爺允祥為和碩怡親王。允祉為和碩誠親王,允祿為和碩莊親王,允祀為和碩廉親王,允祹為履郡王,廢太子胤礽長子弘皙為理郡王,於城外鄭家莊建造王府,九貝勒允禟發往大西北,封隆科多兼任吏部尚書,允祀兼任藩院理事,允祥管戶部三庫事務,命各省在三年內清補錢糧虧空。
允禛透過戶部向各省督撫下達了全面清查虧空的命令:“各省督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