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這是西洋今年進貢來的,稀罕著呢。”
賈母聽了笑道:“這名兒也古怪,二丫頭三丫頭四丫頭琴丫頭雲丫頭你們且都嚐嚐,寶丫頭和寶玉也過來嚐嚐。”
又遠見賈環坐在極偏僻的席上,便招手叫他過來,道:“環兒也來嚐嚐你林姐姐送來的點心。”
寶玉卻突然端了一碟子過去,笑得憨憨的,道:“我給太太也嚐嚐。”說著就端到了王夫人跟前。
剩下的一碟子都只剩三兩塊了,稀稀拉拉地擺在碟子裡。
賈母臉色一變,眾人也都愣了,王夫人心中得意,面上卻不露出,只忙道:“好孩子你有心就好了,老太太跟前姐妹們都還沒吃呢,偏你就端來做什麼?快送了過去叫姐妹們也嚐嚐。”
忙又親端了那碟子點心到賈母跟前陪笑道:“寶玉小孩兒家不懂事,倒是叫姐妹們都笑話了。”
賈母淡淡地道:“既然是寶玉的一片子孝心,你就用了罷。好在我這些孫子孫女雖然都是小孩兒家的,也都不是饞嘴的人,吃不到這些個也沒甚關係。”
李紈也過來道:“寶兄弟的孝心,太太也喜歡。小孩兒家雖不懂事,到底存的是孝順太太的好心。好在林妹妹知道這裡人多,所以多送了一些來,還有一些都叫鴛鴦收著呢,再叫她拿來給姐妹們吃就是了。”
說著忙給鴛鴦使了個眼色,鴛鴦自然是明白的,忙端了一個掐絲琺琅大錦盒來,開啟時,裡面卻是綿紙包得整齊的糕點。
賈母看了一眼,便叫鴛鴦道:“好孩子,拿了給你姑娘爺們吃,沒的吃人家剩下的!”
鴛鴦答應了一聲,王夫人面色笑得有些訕訕的,也不好露出什麼。
好容易陪著賈母看完了戲,放完了煙火,卻有元春賞賜了禮節來,王夫人忙去款待夏太監。
一屋子裡不知道呱呱唧唧說了一些什麼話,夏太監出去的時候,王夫人面色微有陰沉著出來了。
且不管賈家如何熱鬧,只林家卻是團圓。
雍正才在皇宮裡略坐了幾坐,便推有摺子要批示,卻轉而到了林家來。
才吃了糰子,聽著外面的熱鬧,黛玉便拽著雍正的衣襟撒嬌,定要出去玩耍。
雍正只得綿綿密密遮了黛玉的容色,又親給她穿得厚實一些,才攜了她的手出了忠毅公府。
如今朝廷比以往清明,又少了不少的貪官汙吏,百姓生活大有盼頭,街道兩旁,皆是各色精巧花燈。
黛玉只高興地指指點點,樂得一個勁地拽著雍正的衣袖,十分開心。
迎面走來一個賣花燈的小姑娘,嬌聲俏語地道:“大爺,給太太買一盞花燈罷!”
黛玉聽了臉上一紅,卻見那花燈都是成雙成對的芙蓉花燈,小巧玲瓏,薄紙上都是鏤空的鴛鴦芙蓉花樣。
那小姑娘笑道:“我們家的花燈,都是成雙成對的,寓意長長久久,永結同心。大爺買一對罷,這樣的時節,不點花燈,也就不算過得元宵了!買一對,也是大爺和夫人天長地久。”
雍正看著黛玉燈光下嬌娜的容姿,買了一對,那小姑娘道了謝,便拿著剩下的花燈沿街吆喝著賣。
雍正遞了一個花燈在黛玉手裡,輕笑道:“我就要如這花燈一般,一輩子照亮你的心。”
輕輕的言語,恰似那蘇州的寒山楓葉一般,熱烈如火。
淡淡的濃情,卻若那太湖的新生蓮菱相似,柔嫩似水。
那江南,可還是綠柳紅花?可還是香雪如海?
綠草碧如絲,紅瓣潤似顏,多少佳人才子,多少浪漫情懷,那景可還依舊?
京城的花燈節,是熱鬧,江南的元宵節,可是綺紈滿目?
何時,能再次踏上蘇州?能再次嘆惋那青山碧水?
雍正愛她,愛到了骨子裡,愛到了心深處。
那寄情山水,擔風袖月的約定喲,已經美得彷彿在眼間。
忽聽前面一陣嘈雜,黛玉欲去看熱鬧,雍正自然相陪。
黛玉忽而拽著雍正的衣袖,悄悄笑道:“你快瞧,那是誰?”
雍正隨著黛玉的手指一看,忍不住輕笑,道:“倒不曾想,他們竟也出來了。”
卻原來不是別人,竟是三春姐妹,還有,西林成,布竘玳和卜媚人。
惜春先看見了雍正和黛玉,忙拉著探春道:“是林姐姐和四爺。”
一行人見了,忙都過來,欲請安時卻給雍正攔住了,笑道:“罷了,這個時候,你們又何必。”
黛玉只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