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四街一帶落下腳,父親吳保生謀到了個開郵政車的差事。開郵政車經常要跑長途,一早就出去,很晚才能回到家。儘管如此,這在抗戰期間的陪都已經是份讓人豔羨的美差了。
1939 年4 月,吳建民出生了。一個五口之家,都由父親一個人掙錢養活,生活便感到有些拮据。但這並不算什麼,看看周遭,生活比他們困頓的人家比比皆是。
雖說重慶有重山疊水和濃霧的屏障,但在此降生的吳建民並不意味著避開了死神的威脅。在他出世之前,重慶已三度遭受日軍飛機轟炸,好在這三次轟炸的規模不算太大,民眾死傷總計300 人左右。
但讓國民黨軍方極為不安的是,每在日軍空襲之前,總能截獲一批自重慶發出的密碼電報。這說明這些密電與日軍的轟炸有著密切的關聯,重慶城中潛藏著日偽的諜報人員。國民軍事委員會的密電組,花了很大的力量和時間,卻始終無法破解密碼的內容。萬般無奈之下,國民黨軍方透過駐華盛頓使館副武官肖勃,用重金將有“密碼之父”稱譽的“美國黑室”建立人赫伯特·C。雅德利,請到了重慶。
雅德利憑藉他的天賦和豐富經驗,破解了密碼。他發現每封密電的內容,都是轟炸重慶所必須的資料和資料,因此每當有頻繁密碼電報出現,其後必有空襲行動。密電雖已破譯,但並沒能馬上查出暗藏在重慶的發報人。
就在吳建民滿月後不久的5 月2 日,國民黨軍方再次截獲了多份從重慶發出的密碼電報。顯然,這預示爾後將有日軍的空襲,軍方隨即部署了防空警備。
5 月3 日是個不多的日朗雲疏的天氣,45 架日軍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