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地印在了吳建民心裡,“對任何事都不掉以輕心,注意學習,向自己的敵人學習,總理的這段教誨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
聯合國會議(4)
念“五七一工程紀要”全文,講述林彪事件概況,用了比較長的時間。午夜已過,加之幾天來準備行程比較疲倦,而吳建民卻始終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特別是“五七一工程紀要”的內容和使用的語言,更讓他感到驚異。
有些記載說此次接見持續到天已經亮了,有的甚至說代表團是從人民大會堂直接去了機場。吳建民回憶說他印象接見後回家還睡了兩三個小時,才到他習慣的晨練的時間。飛機要到中午才起飛,他們十點多到的首都機場。除了毛澤東,在北京的全體中共中央最高層領導都來為代表團送行,到機場歡送的群眾達4000多人,這在當時是最隆重的儀式。
代表團隨著領導人繞場一週後,來到專機停機坪。因為盡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和高階幹部,他們之間還會交談幾句,吳建民等代表團普通成員便先行往飛機上走。周恩來回頭見此情景,連忙說,“欸,怎麼走了啊!我還沒跟你們握手呢!下來,下來。”
這樣,吳建民等又返回,和領導人們一一握手。當吳建民走到周恩來身邊時,他感覺周恩來面容清癯消瘦,情不自禁地說:“總理,多保重!”周恩來回道:“謝謝你!謝謝!”周恩來跟人握手的時候,眼睛看著對方,很有禮貌。因此,周恩來的這一凝視深深地印在了吳建民心裡,他沒有想到,這即是他最後一次近距離接觸周恩來總理。
專機起飛了,吳建民得知他們乘的專機是由普通班機改的,連同隆重的儀式,都是毛澤東親###板定的。專機抵達上海時,王洪文帶著上海市革委會一干頭頭腦腦來到機場,在此設宴招待代表團全體成員,吳建民記得席間端上了上海有名的大閘蟹。
代表團在上海換乘法航班機飛巴黎,先後要經停仰光、卡拉奇、雅典和開羅。出境後的第一站是緬甸首都仰光。三個多月前,緬甸總統吳奈溫來華訪問,兩國關係從“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冰點迅速回升。因此代表團乘坐的飛機到緬甸時,受到友好接待。飛機入港時已經很晚了,緬甸外交部副部長、政治司司長、禮賓司司長等到機場迎送,還請代表團吃了餛飩。
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畢竟是令國際矚目的大事,各國的記者都爭相設法搶先予以報道,特別是聯合國總部所在的美國。中國代表團從巴黎乘法航的班機赴紐約。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記者也在頭等艙,這樣喬冠華就很難迴避了。
為了談話方便,一些翻譯被安排在離喬冠華不遠的地方,吳建民也坐在靠近頭等艙的地方,因此他聽到喬冠華對美國記者的精彩應答。當美國記者請喬冠華瞻望中美關係前景時,喬冠華說:“中國採取現實主義政策,希望對方也採取現實主義政策,那麼事情就好辦得多。敵視中國乃至忽視中國的存在是沒有用的,難道這樣一來中國就從地圖上消失了嗎?我很愛好地圖,有空時,經常拿來看看,從來沒有見過哪個國家的領導人講不承認一個真正的國家,這個國家就從地圖上消失了這樣荒唐的事情。你們是記者,通曉事理。沒有這個道理,是不是?”
雖然喬冠華是外交部的領導,也聽到過有關他的才華風度的傳聞,但吳建民過去與他並沒有太多的接觸。此次近距離聽他談吐,果然瀟灑而犀利,讓人印象深刻,他覺得一個優秀的外交官,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外國記者們對中國代表團的追逐,給代表團的所有人員都留下很深的印象,也留下一些一想起來就令人捧腹不止的笑話。當代表團在巴黎換機的時候,記者們好不容易逮著了拍照的機會,追著代表團便一通狠拍。
然而,當吳建民他們後來看到報紙時,發現代表團的司機張師傅和大廚師被放在報紙頭版報道中特別凸顯的位置。他們兩人長得比較富態、白淨,加上整個代表團都衣著體面,而記者們對中國代表團的情況很不熟悉,遂把他倆推斷為代表團的領導。資本主義國家報紙的記者真是以貌取人啊!由此也可以反映出長期“竹幕”的隔膜。
真正置身“虎穴”了,但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可怕。後來,吳建民聽美國人說,他們發矇時老師大都是這樣給他們講述中國的:在我們這邊往地下鑽洞,鑽到那一邊出來,就是中國。隨著更多的親身感受和眼見的事實,吳建民覺得隔著“竹幕”的互相描繪,其實都存在偏頗。
“世界裁軍會議”的日程,改成了歡迎大會/57 個國家代表輪番致辭歡迎是聯合國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