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範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
9世紀中期,吐蕃王朝逐漸衰落,西藏社會進入割據時期。王室後裔中相繼興起拉薩王系、山南雅隆覺沃王系、古格王系、拉達克王系等等。諸系中影響最大,歷史遺存最豐富的首推古格王系。
古格王系起於10世紀中期,由吐蕃第9代藏王朗達瑪的曾孫吉德尼瑪袞建立。史載,朗達瑪殺其弟篡奪王位,又因毀滅佛法被僧人刺殺。其後,兩妃各挾其子爭奪王位,征戰近30年,民不聊生。平民奴隸於王室紛亂中揭竿而起,處死了維松的兒子貝考贊,其子吉德尼瑪袞攜眾逃亡阿里——羊同(即象雄)的札佈讓(即札達縣),不意竟成為統一阿里的君王,他的幼子德祖袞受封於雲彩彎彎的地方,即札佈讓,成為皇皇700餘年古格王朝的開國君主。
而關於古格王朝的滅亡有兩種說法:一說是1630年被拉達克王僧格南傑所滅,一說是1840年亡於印度道格拉斯王朝。各說有理有據,且西藏曆史上確實在阿里地區發生過這兩次戰爭。根據《拉達克紀年史》,16世紀末葉,黃教立足未穩,各教派角逐紛爭,拉達克王利用西藏內部的混亂對古格宣戰,以報復古格王對他家族榮譽的侮辱:古格王曾經拒絕了與其妹妹的婚事。戰爭持續了15年,直到葡萄牙傳教士帶來的天主教引起政權內部對立,僧侶們引狼入室才使強大的古格遭到滅頂之災,似乎只有這前者可靠,但是其中古格從歷史上消失的真正原因,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夠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
我和胖子都看得入了神,只可惜這都是看的到抓不到的東西,古文化呀,都是值錢的玩意。我情不自禁地發出驚歎,我的天呀,這些都是瑰寶來著,怎麼可以任由它們掩埋而不去發掘。
老胡“哼”聲說道:“考古這個玩意不好搞,而且出事情了也沒人敢管,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咱們現在中國的官,不知道是不是文革的時候呆土窯子呆傻了還是怎的,他們吖的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犯錯就是立大功,升官發財是遲早的事情。”
我罵道:“這些傻逼平時就知道靠國家來養,你們看看,那些什麼古文化,古遺蹟的都是他們外國人先找到的,咱們國家的國寶都快讓人摸完了,所以說哪!我們絕對不能長此下去,一定要先斬後奏。”胖子一聽,當即拍手叫絕,現實一點說,其實我這麼說無非也是為了那筆寶藏,現在什麼事情都往錢看,錢太偉大了,什麼地方都得用上它,出生入死為的是什麼?當然就是錢了。
步出了廟宇,我們繼續向山上面的宮殿前行,一排排、一組組,從山腰一直延伸到山頂。城堡的高大建築如王族居住的城堡的核心等等都建於山頂。山頂平面像一個啞鈴,由一條羊腸小道連線,南面是座高峰,三面絕壁。北面的廢墟漫山遍佈,俯瞰下去,其間上下、比肩相通,迴廊、暗道巧置,正面和背面都有攻守相宜的城牆、碉堡。古格王宮在建築上充分考慮了防衛功能。城址選擇的地形依傍懸崖,背靠高山,難以攀登。在建築佈局上,在險路隘口設有碉堡,且僅有一條山路可以通行,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宛如兵家必爭之地。
從故城的遺存來看,我的猜測是那古格人以前所使用的兵器大多脫離不了近距離格鬥所用的刀、矛、劍、盾牌、人用甲冑、馬用甲冑,也有遠距離作戰所用的弓箭、火槍等。那些防禦牆之間滿是刀器的痕跡已是展示了當時古格地區戰爭的頻繁,武器已成為人們生活須臾不可缺少的東西,這些都記述著百多年的歷史流痕。
從途中的那些洞窟觀察,似乎都是農民所居住的,白露說古格的住宿是有嚴格的等級制度的,山坡上是達官貴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隸居住,有的洞窟則是僧侶的修行地。我一聽不禁反感,他孃的以前那些死鬼就是喜歡搞帝皇制度,動不動就分什麼奴隸呀王爺的,怪不得他們這個朝代存活不了,那能比的上毛主席倡導的社會注意國家呀!
縱觀那高高在上的古格王宮,其陡峭的山壁更加是叫人汗顏,要想爬上山頂那可是比登天還難,要是不準備專門的登山工具,我看我們就別指望能夠到達上面的王宮,可我就不明白了,這麼陡峭的山體,為什麼古格人就喜歡拿這裡造宮殿,們自己又是怎樣上的山呢?
胖子不禁罵道:“他奶奶的,整個是吃飽了沒事可幹,什麼地方不好偏偏還選在這地方上建皇宮,這不是自己拿苦來受嗎?”
Shirley楊此時解釋,原來王宮總是高高在上的,聰明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