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留洋、或投身革命,是後五四時期文學作品常見的主題,但悲劇往往發生在出走者的身上,家庭並沒有因之發生太大的變化。遭到五四精英痛批的“孝”這種家庭倫理的核心道德,在1949年以前以及以後的長時期,仍然是維繫家庭血緣紐帶的基本規範。

對小傳統的大破壞,是五四過了50年之後的所謂“文化大革命”。這是一次以“革”文化“命”為目標的徹底摧毀傳統的非理性的運動。五四反傳統基本上是理性的運動。理性地反傳統,是思想和思想的衝突,主要打擊的是傳統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大傳統。非理性地反傳統,是情感的發洩,直接遭殃的是民間文化、民間習俗和民間信仰,使小傳統遭到大的破壞。古人說:“禮失,求諸野。”這是說當主流文化型態因社會權力結構的變遷而發生變化的時候,官方已經不再流行的禮儀秩序,還可以在民間找到。原因就在於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比大傳統更具有穩定性。小傳統和過去連線得更緊密,傳統文化的密碼在小傳統裡埋藏得更深邃。大小傳統的關係,是互動互補的關係。沒有大傳統,小傳統得不到禮儀習俗的思想資源;沒有小傳統,大傳統失去輻射全社會的功能,主流文化的根基就會不牢固。

。。

百年中國:文化傳統的流失與重建(8)

如果一個民族的大傳統被徹底清算而又不及時修補、小傳統遭到根本的破壞卻不知到破壞的嚴重程度,這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就流失得差不多了。

本來由於中國人在信仰這個終極關懷的問題上,宗教情感比較薄弱。這不能說是我們的缺點,只能說是特點。宗教情感薄弱的結果,我們從來沒有宗教戰爭。宋儒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特別強調“敬”這個範疇,認為“居敬”、“持敬”是為人行事的關鍵。20世紀的大思想家馬一浮因此提出“主敬”的思想。他說:“‘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敬”這種規範,可以提升人的類似於宗教信仰的莊重和莊嚴的精神境界。但“敬”作為一種道德規範,還是不如宗教信仰來得堅實。由於信仰的原因,我們的文化是比較鬆散的,傳統也是比較鬆散的。

所以傳統社會大傳統的傳衍,並不是那麼順利,實際上從漢到清經過無數次變易,孔子也成了“聖之時者也”;倒是小傳統傳衍穩定而少變易。

但文革把小傳統徹底破壞了,連每個家庭對傳統文化遺存的零星收藏都大部分付之一炬了,更不消說鼓勵子女揭發父親、妻子揭發丈夫、學生揭發老師、同事揭發同事、朋友揭發朋友、街坊揭發鄰里。稍帶一點傳統意味的道德,全部蕩然無存。

中國的傳統不要了,外國的傳統也不要了。“封資修”三字概括得多麼全面,“封”當然是指中國的過去的遺留,“資”是外國的西方的遺留,“修”是外國的東方的遺留。要把這些遺留全部徹底掃除乾淨。試想,我們還能剩下什麼呢?剩下的是,女人穿男人的衣服、中學生穿農民的衣服、知識分子穿工人的衣服、工人穿軍人的衣服。傳統社會把“易服色”看成是文化禮儀變遷的大事,中國六、七十年代,實際上是全民大“易服色”的歷史時期。五四時期的反傳統,是學問與知識的清理,縱使批判得過了頭,也是有識之士的憤激;六、七十年代的反傳統,是無知者對傳統的毀壞。

請大家想一想,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我們的民族還能保留下什麼傳統呢?

1644年清兵打進北京、第二年南下打下南京,於是釋出“剃髮令”,要求所有的漢人接到命令十天之內,必須剃髮留辮,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所以有人說,明朝的滅亡是亡文化,就是指這點說的。從此以後,華夏民族就沒有屬於自己的衣冠了。你能夠承認清代的那種怪怪的服飾、再加一條大辮子,是很好看的打扮嗎?是中國文化的標誌嗎?唐宋裝好看,日本吸收去了。我們現在沒有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民族服裝。我們的文化傳統清代就開始流失了。

“文革”的亂穿衣,不僅是文化傳統流失的表現,而且是失掉傳統的表現。

是什麼使得“中國與自身脫離”

所以,當今的中國,我們中國人身上保留的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痕跡是越來越少了。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先生是專門研究傳統和現代化的社會學家,他在談到中國文化的現代命運的時候有一句名言,他說:“20年代不想看,80年代看不見。”確實如此。

2003年8月3日,法國《費加羅雜誌》刊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駐中國代表漢學家讓·呂克·多梅納克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