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才是最合適的。

“嗯,買吧。”我使勁的點著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心意。

想到能讓他們像張、範兩家一樣,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卻也真的不覺得是什麼不好的事了。

我直接道:“等買了回來,願意在作坊內做活的,就讓他們住在東作坊外院,和那西作坊內院的倉庫房樓上吧。如果不願意在作坊內做活的。先暫時讓他們住東作坊外院這頭,咱們在作坊後園子裡,給他們各家建上棟三間的小房子,再配著修上個廚房。讓他們管管後園子裡的果樹牲口,再做做田地裡的活計。”

這樣的生活。應該也算是沒有太多拘束的了吧。

“呵呵。”大哥笑完,見我看向他,忙是點頭道:“嗯,就聽芽兒的,讓來咱們家的人,都過上好日子。”

看他很是認真的眼神,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道:“只有讓大家日子過得愉快了,這幹活不是才帶勁嗎?要是覺得生活都沒奔頭了,誰還想好好的幹活?咱們家裡的那些大人,一個個都是心軟的,難道會學別的那些大戶一樣,不聽話就喊打喊殺的?”

說完,卻覺得自己說得真是很有道理的,得意瞪他道:“看我這辦法,又文明,又有效,對咱們這樣的剝削階級和他們那樣的被剝削階級,可都是有利的,算是咱們共贏了。”

他聽得咯咯直笑,卻是覺得我這說法很有道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心的。

隨後他忙活著稱菌,而我自是稱量走了雞樅、牛肝菌這兩種,到了廚房準備開始試驗。順便也能在中午時,加上一道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下飯菜。

進了廚房給奶奶她們一說大概的做法,都做過雞樅油的三人馬上熟門熟路的直接幫著洗菌、找作料,一齊動起了手來。

我們四人邊忙活,我邊是又細說了一遍這香辣菌與雞樅油作法的不同。

家裡往年做的雞樅油,都只是最簡單的把雞樅洗好後,直接倒入油鍋中慢火炸,直到雞樅開始變得金黃時,才是往鍋里加入切好的姜、蒜籽,和花椒。而等到連姜蒜籽和花椒都變得金黃時,直接退掉火後,往製成的雞樅油里加入適當的鹽攪拌一陣,放涼後就裝壇。

這樣做,雞樅的香味得到最好的保留。吃飯時,撈上一小碗油炸雞樅來,大家一餐飯都能吃得更香甜。拌冷盤時,澆上一勺雞樅油,就算沒有雞精味精,那味道也很是巴適。

而用雜菌做卻有區別,因為不同的菌有不同的香味,有的對於一些人來說,可以說是怪味。所以混著一起做時,就得增大麻、辣、姜、蒜、等味,還能加入一點切細碎的香菜、小蔥細末同炸。而且為了增加麻味,花椒還得舂細碎,選擇在最後幾分鐘加入。

步驟雖然相同,但加的料不同後。味道也同樣的變了。菌子除了還保留著淡淡的清甜味道,更多的是變得幹香;同時還伴著過癮的麻辣味,可確實是個佐餐的美味了。

而且,還可以在熬製菌子的中期時。加入各種肉丁,或是幹豆豉,或是都混合加入,後期再加入剛才那些作料熬製到完全金黃,那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口味了。

說到最後,聽到大伯孃說能不能再加上些其它的香料,我笑道:“其它香料卻是不再適合新增了,不然容易破壞菌子此時被保留下來的原味。但要是自家做的話,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新增上喜歡的香料。只是。。。”

話沒說過錯。就見大伯孃連連點頭,唸叨著她要試做一些各種香料的,我笑著提醒道:“呵呵,大伯孃聽說過相生相剋這句話嗎?食物中的菌類更是如此的,剛才說的那些都是加了有益無害的。但要是再加什麼別的或是怪異的,我可就不知道結果如何了喔。”

一句話,卻是嚇得她連連擺手,說絕不亂試了。引得我們旁邊的三人都笑了起來。

大家邊忙邊說笑,倒也只用了一個小時不到,那被撕成塊的雞樅,和那被切成厚片的牛肝菌。已經在鍋裡被油熬煮脫了水,開始變得金黃。

用大鍋鏟把油鏟走大半,只留下鍋裡勉強能蓋住菌子的油,就直接倒入準備好的作料。

又是十幾分鐘慢慢的翻炒後,作料已經同菌子一樣變成了更深的金黃色。我直接就往裡加入了準備好的碎花椒,翻炒一分鐘後。直接退火的同時,往鍋里加入適量的鹽,開始翻攪起來。

看著奶奶她們見我這利落的動作,有些目瞪口呆,我得意的笑道:“奶奶你們可幫我做證喔。剛才一共是20斤的鮮菌,初時往鍋里加了10斤的菜籽油。到時咱們稱稱剛才鏟裝回盆子裡的油,再稱稱這鍋裡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