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放話,今天家裡開始收菌了,牛肝菌2文一斤,雞油菌3文一斤。這也算是幫了大家一些忙的吧。
這個小鎮上是沒有太多秘密的,特別是吃食。現如今,聽說鎮子上的小食店已經都賣青椒牛肝菌和雞油菌了,牛肝菌和雞油菌都只賣到了3文,青椒也只賣3文了。
周圍很多人都開始採菌去賣了,但常常有很多人的賣不掉。地裡的青椒也有人開始摘賣,但小鎮吃飯的人就這麼多,大家突然一湧而上,供過於求了。
如今我們村賣菜的兒童隊伍已經壯大了。現在還多了大爺爺家的兩個大的孫子,敏昌大伯家13歲的劉浩江,敏盛二伯家10歲的劉浩強。
大爺爺我一次沒見過,但聽說他們家住在大槽河旁邊,離我們家可不是一般遠,有十來里路,比我們去鎮上還要遠。浩江哥和浩強哥我見過一次,還是因為有一天賣菜回來有些晚,讓哥哥們非拉著回來吃了次早飯。
吃飯時兩個孩子都很拘束,只埋頭扒拉碗裡的雜糧飯,卻都沒怎麼夾菜吃。大人給夾菜也都會小聲的客客氣氣的道謝,卻不怎麼說話。看兩人的穿著,比我和哥哥們還要破舊一些,長像卻沒有幾個哥哥們好看,也顯得更憨厚些。
兩個堂哥還被哥哥們帶去看了家裡的菜園子,幾個哥哥嚴然成了技術指導,嘰嘰喳喳的講解介紹著。
兩個堂哥只是偶爾問上一兩句實在不懂的問題,還顯得很是羞澀,根本沒有屬於這年紀孩子應該有的活潑性。
兩個堂哥看到家裡的自來水時,我才從他們眼中看出了羨慕、好奇、驚喜的表情。走時,爺爺還給了兩孩子一大一小兩隻魚簍,兩孩子有些羞澀又有些開心的道謝後才回去了。
聽說太爺爺和太奶奶在爺爺才13歲時就先後去世了。一年多後,雖然爺爺還沒成親,但大爺爺和爺爺兄弟分了家,周圍能建房子的地基不寬,爺爺就找了如今這離大爺爺家很遠,但地寬人少的地方起了間茅草房。
當時爺爺家裡很窮,爺爺沒辦法就跟了馬幫的去跑馬了,然後掙了點錢,19歲的時候在武定府娶回了奶奶。
如今大爺爺家也很是不容易的,大奶奶年經時就有不能累的毛病,如今更是時不時生病,兩個大伯家至今也沒分家,可家裡如今還是很困難。
這些都是聽奶奶和別的老太太偶爾聊家常時談起的,很少能聽到大人提起大爺爺家的話題,我也一次沒去過傳說中的大爺爺家,但我總覺得哪裡有些奇怪。
第 031 章 收菌忙(上)
今年的雨季,雨水並不多,對我們這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卻每每會讓我想到遙遠的山西。
糧價漲後,一直保持著如今的價格,並沒有下跌,看來山西的災情真如史書中記載的一樣。
想做點什麼,但如今的我卻無能為力,只能讓周圍的人慢慢過得好起來,讓自己快點長大,讓有些事情的發生更合理,要想在這個年代活下來,我得先保住自己的秘密。
就算有比如今先進了300多年的經驗和知識,卻不能放心的使用,讓人很無力。
儘量的很少去想山西的事情,那樣會讓人太難受,這種明明知道卻無能為力的感覺,想多了會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
~~~~
哥哥們賣菜已經非常熟練,而且大伯還又編了幾個魚簍,基本上每天都會有幾條一斤兩斤的魚賣。
我已經很久沒跟去賣菜了。酒樓的買賣也一直做著,酒樓的掌櫃對哥哥們很是不錯,如今也收哥哥們的魚,價格都按市場上的12文/斤。菌和青椒的價格已經是按照市場的價格收貨了。
才練完功,聽到院裡大人們的對話,原來是二舅和小舅已經來送菌了。
“姐夫,你別給過稱了,來時爹已經說了,可不能收錢。。。”
“快放上,志雲你們可別,應該怎麼算就算,收村裡的都在收的。”
“是啊,姐夫,真別稱,我們就幫忙採了點菌子,家裡如今也沒什麼活。。。”
“二弟小弟,放上讓你姐夫稱了,不然我們可也不能要了。”
從菜園過來;正準備給舅舅們打招呼;幾個大人為了不收錢和要給錢;已經推讓開了。唉,這收親戚的錢也沒什麼,這也不是一斤半斤的事,我們家明年後年可能都會收呢。
“二舅好,小舅好。”我跑到院子門旁邊的草柵下甜笑著跟舅舅們打招呼。
“喲,這是芽兒吧,都長這麼大了。”“是啊,小時候就那麼大點時見過,現在都能跑了。”舅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