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發大軍前進剿滅,偌大軍留義州及你國,則你國糧料不敷,你國今且省了糧料,留備大軍之用,發兵救援已有明旨,我天朝無有內外之別,不可能做有始無終的事情”。
除此之外,明朝的部分官員還同期進行外交攻勢,7月起,兵部尚書石星多次派遣沈惟敬到朝鮮與日軍接觸,沈惟敬甚至親赴平壤,與日軍進行談判,其目的本來在於探聽虛實,探尋和談的可能性,入朝明軍本來對此堅決反對,但最終將其作為拖延時日,進行備戰的機會。
由於朝鮮當地所能提供的軍糧極其有限,不足以支撐大部隊日常消耗,所派出的又一支六千人先鋒部隊只能暫時駐兵在中國遼東境內。其中包括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的二千四百人,以及原本計劃派往建州衛防衛女真人的南軍炮手六百人、遊擊將軍張奇功所旗下三千人。
9月,萬曆皇帝特使晉見朝鮮國王,以作大戰前最後之協調,從皇帝特使的話語中可以看到,明朝已對朝鮮政府的動員能力不抱任何奢望,只希望對方能夠盡力配合:“天朝兵馬十餘萬就要赴朝,千里運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計劃以銀錢在朝鮮當地換取米糧,國王陛下意下如何?”
朝鮮國王的回答讓特使徹底洩氣:“朝鮮小邦,土地偏小,人民貧瘠,除此之外,依照朝鮮國家習俗,很多人還沒認識銀錢之利,雖有銀兩,恐怕也換不來米糧。”
這就意味著明朝進行這場“抗日援朝”之戰,不僅要出人、出槍,而且要出糧——銀錢在戰時朝鮮已經不能購買物資——朝鮮國內之窘迫、經濟發展水準之有限可見一斑。
遼東方面的地方官員也就類似問題諮詢過朝鮮大臣:“你國糧料可支撐幾個月?”
對方答曰:“可支撐一萬軍士一個月時間。”
再問:“一月之後怎麼辦?”
答曰:“如果剪除平壤之賊,則忠清道、全羅道的存糧就可以被取用。”
朝鮮官員的這種答案就等同於告訴中國遼東軍,要想緩解軍隊後勤問題,得先拿下平壤。
除此之外,日軍雖已登陸朝鮮數月,朝鮮國土大半淪喪,其朝鮮政府卻仍舊無法確定日軍的大致規模,這一基本軍事情報的缺乏,使得明朝無法進行準確的戰力動員。
這時還有一個歷史小插曲——9月,明朝建州衛的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在與朝廷進行朝貢馬匹貿易時,聽說日軍入侵朝鮮,便派出使臣來到朝鮮,提出可以為朝鮮政府提供援助:“我建州衛部下有馬軍三四萬,步軍四五萬人,皆精勇慣戰,倭軍入侵,你我唇齒相依,願出兵相助。”
朝鮮國王與大臣討論之後,委婉地拒絕。
最終,明朝第一期赴朝鮮總兵力集結完畢,最初號稱有十餘萬之眾,但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實際派發兵力在七萬人左右。
8月,明朝以兵部右侍郎宋應星經略“備倭軍務”,並下詔天下,令各地督撫舉薦將材。10月16日,明朝調陝西總兵李如松(遼東鐵嶺衛人,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平叛寧夏叛亂歸朝)總理薊、遼、保定、山東軍務,並充任“防海御倭”總兵官,其弟李如柏、李如梅副總兵官,帶兵渡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五 中日巔峰對決:血戰平壤(2)
入朝明軍的主要構成為:李如松麾下精銳四萬餘;遼東精騎一萬;宣府、大同騎兵八千;薊鎮、保定各提供步兵五千;江浙步兵三千;福建藤牌軍士三千。此外,四川副總兵劉鋌率川軍五千,作為後續部隊向朝鮮進發。共計騎、步兵力七萬餘人。
明朝之所以徵調以上軍力,是經過謹慎權衡的。中國遼東與朝鮮相接,出兵為分內之軍務;而薊鎮、保定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軍事基地,均列明朝“九鎮九邊”,本為不可輕易動用的要塞武裝,但入朝需用精銳,加之朝鮮氣候與中國北方類似,故被不得已臨戰徵用;宣府、大同的戰略地位同樣關鍵,正當朝廷決定從此兩地調兵赴朝之際,蒙古騎兵恰好叩邊,這就使得兩地將領相當為難,於是這一路的軍士戰鬥力被人為削弱,其名義上的八千騎兵,實際精銳騎兵只佔兩三成,大半是弱軍或沒有過任何作戰經驗的新募士兵;朝鮮北部山高路奇,需選派中國西南山區部隊參戰,但當時明朝與越南、緬甸交接的邊境地區頗不安寧,南部地方起義也是時有發生,故廣西、雲南的軍隊不可調動,川軍就被列入徵召之列。李如松來到平壤之前,駐守平壤的小西行長曾與明朝沈惟敬進行過和談接觸,應該說,“商人大名”小西行長非常清楚同樣是商人出身的沈惟敬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