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望向楊玉環的眼神中少了幾分敬畏,多了三分慈祥。

洛仁和因洛貴妃之故,五年前被召入長安。因見他生得相貌堂堂。談吐不凡,有經國濟世之才,明皇十分賞識,用了御史之職,直至今日。

玉和殿中沉寂了片刻。終還是楊玉環道:“洛大人,三公子還沒有訊息嗎?”

洛仁和麵色一暗,嘆道:“他……他定要去修仙訪道,又何曾有隻言片紙歸家?這一轉眼就是五年多了,怕不是……”

楊玉環柔聲道:“三公子吉人天相,不象是短壽之人,洛大人但放寬心。”

洛仁和點了點頭。又被勾起心事,當下默然不語。洛仁和膝下六子,惟獨三子洛風天資過人,素被寄於厚望。哪料得到他五年前忽然留書一封,飄然遠去,就此尋仙訪道去了,自此音訊全無。想他一個貴公子,手無縛雞之力,行走險惡江湖,多半沒有幸理。什麼吉人天相之類的話,不過是些安慰而已。

洛仁和自居御史之位後,權勢驟升,又與當朝潮洛妃楊妃兩位寵妃有親,因此朝堂地方大小官員極少有敢不賣他帳的。洛仁和為官清正。只是拜託各地官員幫忙尋訪洛風下落,算是為已謀一些私利。然各地官府雖通力尋訪,五年多來仍是一無所獲。

玉和殿中靜默良久。

這一年多來,每過三兩個月,楊妃就會召洛仁和進宮,名為敘親,實為詢問洛風的下落。每一次都如今日一般,說不上幾句話就會陷入沉寂。

此時殿門外傳來一聲輕咳,高力士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在楊玉環身邊低聲道:“娘娘,陛下就要醒T。您可得提前準備著點。”

楊玉環點了點頭。

洛仁和聽聞,即跪辭道:“微臣告退。”

當雲風到這洛陽時,十名道德宗弟子早已到了多日。

他沿著道德宗標記一路尋到紀府,卻不見紀若塵。只從兩名留守府中的道德宗弟子口中得知他現在洛陽城外的軍營校場之中。雲風依言而行,不片刻已出了洛陽城,來到城南大校技場中。

這一座軍營可屯兵五千,目前駐兵甲三千五百,皆是李安麾下的精兵強將。這支軍馬成軍不過一年,乃是由各部抽調精銳而成,平素不事屯田守衛之類的雜活,只是出操演練,以備戰事。

其實天下表面上仍是太平無事,偶有小股盜匪流寇侵擾鄉里不成氣候,只要官軍出動,一擊即潰,從不曾為患。因此各地節度使、都督之類多少皆有報兵員,緩補空額之舉,從中扣吃糧的差額。如李安這樣肯不計耗費,單獨成立一隊精兵的頗為少見,由此也可略窺見他的野心。

雲風一到軍營,即察覺到了紀若塵與多名道德宗弟子的靈氣。只是營中還有兩個道行十分高深之人。雲民微微一笑,他當年曾經三擒三放這兩人,對於他們的靈氣自是再熟悉不過。

看看守衛森嚴的軍營大門,雲風不願麻煩,隨手燃了一張隱身符,就從軍士眼前大搖大擺施施然而入,徑向校場閱兵按行去。直到登上二樓時,他才撤去隱身符。現出身形。

守衛二樓的數名軍率乍見眼前憑空出現一名負劍道士,分毫不見慌亂,嗆吶聲中戰刀紛紛出鞘,就欲撲上,匆忙中不忘拉開距離,各站方位,相互呼應。雲風雖不通軍務,但這合擊之勢是看得懂得,心下讚歎這數名軍卒處變不驚,反應迅捷,實是精銳。

“住手!”紀若塵在雲風撤符時已認出來人,連忙喝止軍卒,排開數名戎裝將軍迎上雲風,喜道:“雲風師兄,你到了我就安心多了。來來來,我給你引見一下,這位是史義史將軍,官拜行軍司馬,乃是壽王手下頭號大將,智勇雙全。”

紀若塵身後一名高大特軍應聲上前一步,向雲則又拳施禮道:“末將史義,見過雲風仙長!”

雲風細細望去,見這史義身長八尺,面色黝黑,領下短髭修得整整齊齊,一雙的長鳳目中精光四射。隱有殺氣。他身披青鋼鎖骨甲,系玄色絲絛,可謂威風凜凜,相貌堂堂。單來校場上那些生龍活虎計程車卒,就可知這史義非是徒有其表之輩,而是胸中真有甲兵。

雲風剛還了一禮,寒喧幾句,就感覺到樓板顫動,龍象白虎二天君分從左右搶上,將史義一肩膀擠到了後面,一禮到地。

這兩人抬起頭來,俱是眉開眼笑,無限歡喜的模樣。

一個叫道:“總算見到雲風仙長了!”

另一個則道:“仙長定要多留幾日!”

前一個又道:“我們兄弟已有十餘年未聆聽仙長教誨。”

後一個即道:“仙長切匆吝惜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