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喲,原來根子在你小子身上?

覺得自己發現了什麼的孫強,立時如蓮蓮見到了西門大官人一樣,浪笑著湊了過來,頭碰頭的擠眉弄眼。

半晌後。

“原來是這樣,文老頭的心思我應該是猜到了。”孫強點點頭,小眯眯眼睛裡滿是得瑟,一副盡在我掌握之中的欠揍表情。

“啊?文師傅到底是什麼意思,孫師傅你給我說說,我也好有個底啊。”方博很乖覺的換上諂媚臉,表示了對自走炮的崇敬之情。

可惜,人家沒接這個茬,反而似笑非笑的瞥了過來:“不過你小子心也夠大啊,想學秘製蛇排的方子?呵呵,知不知道老趙手上這個滷水方子怎麼來的?1978年從四川廖家祠堂挖出來的《滷法技冊》連帶一罈百年紅滷,聽過沒有?以前鼎鼎有名的‘飧市滷宴’,就是源出於此。而店裡這鍋滷水,也是因為加了一口廖家紅滷的原湯,才能有這種味道。大學生你是真能想啊!”

呃,好吧,我人心不足我給廖家老滷跪下來道歉了,請務必原諒我。

不過,孫師傅你別歪樓成麼?

文老頭今天這陰魂不散的,到底是為毛啊?

“你說文老頭?”

孫強又斜著眼,上上下下拈肥揀瘦般看了他好幾眼,又嘖嘖嘆了兩聲:“的確是好貨,也不怪文老頭都動心了。”

我了個大嚓。

方博險些被孫強的眼神給嚇尿。

沒辦法,在眼下這個腐女共基佬同色,變態與喪失齊飛的年代,文老頭的舉動還有孫強的古怪眼神,實在是……太那個啥了。

好在接下來孫強也沒繼續賣關子,而是扯著方博落在後面,絮絮叨叨的跟他解釋起來。

能夠以水臺大師傅的身份,無視趙楊二人權威,把持著三味魚坊河鮮採購,文老頭自然不是一般人。

嗯,用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宜昌有個島(西壩),島上有個店(壩上人家),店裡有位大師傅(文老頭),燒製各種長江鮮魚乃是一絕。不說什麼文老頭的壩上人家,曾經以毫無爭議的票數被評選為“宜昌地方餐飲知名特色品牌”,也不說小店前後迎接過好幾位地方父母官的榮耀,單單就看現在西壩上面,那一溜跟風的館子招牌,什麼“西壩人家”、“壩上漁家”、“壩上第一家”之類,文老頭過去有多麼榮耀拉風,就可得窺一二。

只是,曾經有多得意,現在就有多失落。

許是老人前半輩子太順遂,以至於把一生的氣運都給預支了去,臨到老,重重變故和打擊接踵而至。

先是因為嗜酒如命,終於有一天燒壞了舌頭,自此,他再也不是那個無數老饕尊敬,同行奉承的“壩上廚王”。

捧得高了,摔下來的時候也就痛入心髓,當一個人一夕之間失去了他最引以為傲的東西時,那種幾乎對人生的全盤否定,想來用語言是無法描述的。

不甘痛苦怨恨,然後,文老頭把在外打拼的兒子叫回來,給了對方兩個選擇——要麼放下現在的一切跟他學廚,要麼再也不要回來。可是老人只想著保住家傳的手藝,百年後不至愧對先人,卻從未問過自己的兒子,他想要什麼。

他的兒子並未繼承血脈中的廚藝天分,卻把老人暴躁倔強的脾氣學了個十足十。

就此,父子不說反目,卻也和陌生人沒什麼兩樣。

覺得不被理解的兒子遠走他鄉,逢年過節,或偶有隻言片語的問候。

覺得子孫不肖的父親關掉了館子,藏起半輩子的榮光,躲進三味魚坊成了一個水臺大師傅。

孫強叨叨著講完了這段歷史,又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前面的乾癟背影:“心裡有數就行,等下不要在文老頭面前多嘴。”

呃,你看我很像傻**逼麼?

方博無語的斜了孫強一眼,還有些小疑惑:“那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跟你有什麼關係?

孫強回以一個同樣無語的眼神,你丫真的挺傻**逼,說了這麼多,腦子怎麼就還沒轉過彎兒呢?

烹飪一道,師徒之間心口相傳,刻苦和天賦自不必少,但徒弟的品性顯然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因素。孫強可以肯定,文老頭也是冷眼旁觀了良久,直到今天才下定決心,要把方博收為弟子。

只是這些話,就用不著他這個外人來點破了。

方博其實也大概猜到了一些,卻不敢肯定。畢竟按照孫強的說法,文老頭這一身絕技,是能夠讓子孫後代享之不盡的寶貴財富,就這麼教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