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這隻斗大的毛筆,卻是怎麼也舉不起來的。”

四下裡的人群從驚訝轉為嬉笑起來。

有人道:“這小姑娘,能對出來?”

也有人道:“怕是虛張聲勢。”

更有人道:“不能吧,且看她如何收場。”

還有人喊:“不行的話,我幫你往圍牆上寫。”

……

秋螢回頭揚聲道:“不勞煩各位了,還是長青哥來吧。”

柳長青早已舉起斗大的毛筆,在圍牆前待命了。

秋螢又仔細的想了一想,慢慢念道:

“白頭翁手持大戟子,腳跨海馬,與草寇甘遂戰百合,旋復回鄉,上金鑾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車前將軍立賜合歡。”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猜猜,秋螢為何當場就對了出來?終於更完鳥,北北已脫力鳥……

秋螢揚名

秋螢吟聲甫落,牆上墨跡未乾,人群中在短暫的沉寂之後,忽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甚至有人吹著口哨喊道:“好對!妙對!絕對啊!”

他們縱然不能將中草藥名全然默出然後來對這個對子,但是別人對出來之後,看看是不是合適的中草藥名,對的工整與否,還是可以辨別的。

那邊裡,大才女邱應儀的面色也變了幾變,最後實在忍不住上前問了一句道:“姑娘可是進過宮?又或者聽說過此聯?”

其實這對聯,秋螢的確是聽過的。而且,也的確是宮裡面傳出來的。

相傳宮內有位娘娘氣質出群,才學過人,很受天子賞識,無奈卻身體不好,日日與草藥為伴,俗話說久病成醫,幾年過去,這位娘娘已熟知很多藥理。有一日,恰逢娘娘身體不錯,且興致也不錯,走出宮室來遊御花園。正好碰見太后娘娘也在遊御花園,並且還在賞賜一個老花匠,那老花匠自然就是柳公。

娘娘聽聞是老太醫與柳公一起調製的“食補粥”很合太后娘娘心意,這才得了賞。就問柳公是否也通醫理。柳公回道:“草藥草藥,先是草,後是藥。花草花草,也有花,也有草。奴才伺候花草久了,就也瞭解它們的秉性用途了。”

娘娘聽了笑道:“見你回話,是個念過書的。既然識花識草也識字,我這裡有個與藥草有關的上聯,你且來對上一對。”

這便是那“紅娘子”上聯的由來了。

本來,秋螢是不想隱瞞自己知道此聯的事情的,但是邱應儀如此一問,擺明了是不相信秋螢能對出這對聯來。她話語間雖然十分客氣,但背後的含義卻十分傷人,秋螢聽了立刻不樂意起來。

秋螢看著邱應儀淡淡笑著回道:“不知道邱姐姐是將此聯看得太高,還是將小妹我看得太低?也罷,今兒個行館外頭聚了這麼多文人雅士,又難得見到了才名遠播的邱姐姐,就由姐姐再出幾聯,小妹試對一二。如有對得不好的地方,還請諸位雅客包涵,也請邱姐姐‘口下留情’——莫要出得太難才好。”

此刻,柳長青已經擱下筆,淨了手,走回了這邊。他聽到了邱應儀的問話,立時就想出聲回答,不料秋螢朗聲給回了過去。一是沒有直接回答問題,不說聽說過,也不說沒聽說過,只含糊地反問了一句;二是這句反問問得恰到好處,柔中有剛,還隱約暗示了是自己對得的;三是居然知道趁勢反擊,因為對自己對對子的能力有信心,要邱應儀出對,讓事實為自己說話;四是語意雙關,“口下留情”一是謙虛客套,二是暗示邱應儀之前的話已然失了禮數;最讓人意外的是,“口下留情”還拉了長聲,待大家體會了其中意思之後,又接上一句“莫要出得太難才好”,讓人憋了氣卻又沒個出處。

柳長青唇角彎了又彎,他的秋螢沒看《史記》與《孫子兵法》,也已然有了一套了。其實,她不是自小就巧舌機變的麼?否則郝小胖山坡打架一事,又怎能讓她“得了便宜還賣乖”?這番一想,心下就放鬆了起來,任由她自己應付。

而這邊,其實邱應儀話一出口,已感到不妥,只是想收回來是來不及了。此刻被秋螢言語一激,一下子騎虎難下起來,是出對子難她也不合適,不出對子難她的話,這關又情同虛設了,傳出去也不好聽。而圍觀的眾人巴不得樂子更大,熱鬧更多,立時跟著起鬨起來,非要邱應儀出對不可。

邱應儀見難拂眾意,就勢說道:“姑娘好才華,這圍牆對已對得,門自然是進得的。不過,既然大家興致都這麼好,我們就對上幾對,權當樂樂。”

心中打定主意,不出名對,只就地取材,試試秋螢是否有真材實料。左右看看,四下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