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2部分

代替肥料。

最後就是具體的產量和出油量了,這一點也很關鍵。

王啟年給出了一個10:1的數字,也就是十斤果子能出一斤純正的毛油,但依舊不精確。因為就剛才那點果子太少了,也沒經過暴曬。還有,陽光不充足時結出的果子,出油量本來就要低一些。

方大軍給出了一個笨辦法,明天就去摘果子。然後每棵果子大約算一下面積。以及茶樹的高度。記錄摘到多少果子。

這還真是笨辦法了,只能得出一個粗略的資料,他要想的是,一畝的果子產量是多少,果子和油的比例,這樣就能算出一畝總共產油多少斤,算出這個,自然就能知道栽種一畝山茶能賺到多少錢了。

已經商量了很久。等到廚房叫喊必須得開飯了,眾人這才移步,首先要嘗的自然是山茶油的味道,給炒的白菜,除了鹽,其餘就沒放任何調料了。

方大軍試了下,味道真的不錯,金池也覺得好吃,這和菜油炒出來的味道不同,多了一股特別的清香味。但是咀嚼到最後,還是有一點苦澀味。這是因為這是毛油,並沒有深加工,也就是香味徹底釋放了,苦味也壓不住了。

有些人覺得苦瓜好吃,帶點苦味的菜也覺得好,但有些人一點苦味都覺得難吃,所以現場也有那麼幾個人覺得這油不行,還在這個比例之佔了非常小一部分。

而且這油在後世主要的消費群體是老年人,老人們重健康多過口味,這也掩蓋住了山茶油帶點苦澀的缺點,老人們根本就不在乎這點,只要能養生防疾病就可以了。

方大軍給出的評價就是,烹飪素菜這油相當不錯,但如果烹飪肉菜,還是要屬菜籽油更好一點,會更香。但想一想,老人們本來就不能大魚大肉的猛吃,這油還真有爭奪老年市場的優點。

“貧富差距漸漸就要拉大了啊。”他感嘆了一句,改革開放後,會造就很多富人,這種高檔油不愁賣不出去。

要幹就幹一票大的吧,爭取栽種上萬畝的山茶,他估計著一畝怎麼也得產個十幾二十斤油吧,哪怕現在當成菜油賣,一畝也能有七八元錢的收入,這可不是小數目了。一戶人家有個十畝茶地,一年多出七八十元,若是有一百畝,一年七八百元,這在1983年是什麼概念,等於鄉鎮書記全年的工資了。

好比北斗的區書記楊梅才工作一年,還頂不上別人栽種一百畝的山茶,當官不如種茶,呃!

夜幕降臨,不管多麼興奮,終歸是要睡覺啊,因為金池說有些害怕,所以就和他是相鄰的屋子,公社的人也撤走了,他所在的一排房屋,就他和金池兩人住。當然這是個四合院的造型,對面和左右也有住人,所以真沒什麼怕的,又不是野外露營。

雖然金池就睡在隔壁,但他也沒動什麼壞心思,腦海中全是栽種茶樹的事兒,明日就是八號,區書記上任的日子,預示著,北斗要結束公社時代了,邁入鄉鎮體制。

翌日一大早,他沒起得來,這都成習慣了,只要沒人叫喊,一般要睡到半上午才會自然醒。

最後還是金池把他叫醒的,時間已經九點過了,並且農業局的技術員已經到了,正在前面辦公室休息,結果他這個正住還沒起床。

趕緊的,也顧不上金池就在旁邊,直接開拉被子就穿戴起來,金池意外的沒有迴避,但也沒給好臉色看,不知道生的那門子氣。

來了一個技術員,名叫張軍,是農業大學畢業分配到縣農業局的,對於植物這塊比較懂行,對於山茶樹的特點也比較瞭解。

一碰面就把知道的情況給他說了一遍,這和昨天瞭解的稍微有點出入,比如掛果的年份其實是四年,而非之前猜測的五年,到了七八年才是盛產期,而到了八十年左右,產量就會降低,到了一百五十年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不報希望了。

另外,山茶樹有很多個品種,哪怕是野生的,品種上也會有差異,最好是混著種植,也就是不能成片的種植單一品種,不然會影響授粉,導致只開花不結果。

另外如果想得到更多的果子,就必須施肥,一棵樹大約要十斤左右的肥料,不然果子雖然結得多,但因為要生長一年,這期間肥料不夠,就會自動掉果子,因為樹的營養跟不上。施肥的月份在六七八,這也是最容易掉果子的月份。

然後就是培育苗子,最好是在十月份左右,現在已經有點超過。但如果現在培育苗子。成活率也比較高。

另外就是種植的地方。最好有點坡度,不要全部平緩,然後就是需要水源,在太熱的月份可以適當澆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