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部分

,方大軍就沒參與了,他正回憶一些記憶,也在思量著,如果被證實了,就是所想到的那東西,接下來應該怎麼打算,因為牽扯到一系列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銷路問題,銷售得出去,才能是寶貝,不然再好的東西,也不可能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搞吧,那不等於他一個人享受了嗎。

現在考慮的是如何幫助插旗公社脫離貧困,也是對他的一個大挑戰,在楊梅才上任之時,如果他能有所行動,絕對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怎麼算都值得幹上一票,等他回過神來,茶果也採摘得差不多了,方大軍接過手看了看,這東西不太規則,形象點,有點似君子蘭花凋謝之後所結的種子,敲開之後,裡面有好幾瓣種子,就跟板栗一樣。

放在鼻間聞了聞,有一股清香味,但是很淡,多聞幾下就沒了,但他並沒有失望,就如菜籽一般,沒開榨之前是聞不到味道的。

“走,現在就把這些種子給榨出油來。”方大軍顯得很是興奮。

這一棵樹真的很大,哪怕上面有些種子還沒摘下來,依舊給採摘了好幾十斤的果子。眾人用衣服當袋子給裝了起來。

有事情做了。自然就行動了起來。快速趕了回去,到了油坊,好吧,其實就是一個很小的作坊,只有榨油的時候才能用到,菜油早就過了季節,桐子油還在開榨,這是不能吃的。

所以又給清理了一番。換上乾淨的工具。

方大軍也對這裡的榨油工藝好奇起來,這算是很古老的辦法了,是用木頭和石頭結合,然後製作的榨油工程。

一架水車、一座碾盤、一段古樟木槽、一張米床、一個懸空的石撞錘……組合成了最原始最古老的榨油機器。有些繁瑣,這樣榨出來屬於是毛油,如果沒有把油茶籽的水分曬乾,毛油出來後會有很多渣,口感相當不好。不懂的人,自己根本琢磨不清楚,也沒辦法操刀。

陳大年直接找來了公社最為榨油的手藝人。因為工藝需要,榨油沒那麼快。方大軍索性就問了些榨油的工藝情況,他就是幹這行的,當然不是指榨油,而是生產,只要是生產工藝,就能有改進的地方,不是別人手藝不行,而是思想觀念上不如他。

找來的手藝人裡面,領頭的叫王啟年,這名字方大軍彷彿見過多次,但一時又想不起來,估計有些大眾化吧,或是有時代氣息。

王啟年經驗豐富之前就榨過茶樹油,只是次數不多,一邊介紹一邊將脫了殼的油茶籽放到碾盤上碾碎。碾盤的動力由水車帶動,所有的構件都由木材製成,轉動時,咿呀作響,不過現在為了趕時間,直接讓幾個大漢上去推動,原理跟磨子差不多,看似粗糙,卻蘊涵著大智慧,這是文明的結晶。

“油茶籽碾成粉末之後,要用文火慢慢炒,這樣榨出來的油才香,接著還要用飯籠蒸熟,然後用稻草墊底將它填入圓形的鐵箍之中,做成坯餅,坯餅裝入由一根整木鑿成的榨槽裡,在油槽右側裝上木楔就可以開榨了。”王啟年條理分明的解釋道,別看人長得敦厚老實,跟普通的莊稼人差不多,但以前是讀過書的,手藝也是家傳,說到專業活上面,很有幾把刷子。

榨油坊的主要裝置是一根碩大的油槽木,是由一根超級大的杉木做成的,杉木的好處就會發生腐朽,也不會被蟲蟻給破壞了,在大木的中心鑿出一個長約五尺,寬米一尺的“油槽”,油坯餅填裝在“油槽”裡。完成這一道道準備工序後,便可開始榨油。

前期工作完成之後,但見王啟年拿著懸空的重達兩百多斤的石撞錘,這是懸吊在房樑上面的,跟石磨的推手是一個原理,王啟年慢悠悠把石撞錘給撞到油槽中的“進樁”上,不一會,一縷縷細細的山茶油從油槽裡慢慢滴落下來,作坊裡瀰漫著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說其實簡單,其實真的比較複雜,而且這中間還省略了一個步驟,那就是先把茶果拿去暴曬,這根油菜籽是一樣,收穫之後,要把裡面的水分曬乾,不然炸出來的油裡面有大量的水分,一下鍋,要燒很久才能把水分蒸發,縮水會相當嚴重,油也沒那麼香。

不過現在只是搞試驗,管不了那麼多了,油茶籽變成油大概要經過攤曬、剝殼、碾碎、文炒、蒸熟、壓榨這六道工序。

“聞著好香啊!”金池這時候說了一句。

而天色也漸漸晚了下來,太陽已經快落山了,在油坊裡著實耽擱了不少時間,甚至於連公社幹部聽到訊息後也都趕了過來。

現在茶油能吃這一點已經不用懷疑,因為不光王啟年知道這事,公社一些年齡大的也知道,只是大家都沒引起注意,一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