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相厚原則,他也不能對這幫人怎麼樣。
范進提出的方案,其實就是歷史上萬曆中期推行的宗藩條例改進版,把一些內容做了改動,把它提前出臺。其中禁止宗室接觸軍隊一條,著實搔到萬曆癢處。當初洪武設立藩王典兵制度,希望朱家子孫帶兵保衛朱家天下的想法在靖難之後就已經行不通,尤其是在寧王之亂以後,明朝皇帝對於自家人的防範遠比防範蒙古人更用心。禁止藩王接觸部隊,就杜絕了某個驚才絕豔的宗室效法成祖更替天下的可能,這種主意皇帝自然歡喜。
再說這種開放四民的策略,表面看是給了宗室讀書科舉或是經商的出路,其實就是變相的削減宗室祿米,把原本的祿米換成了一錢不值的寶鈔。接下來自然就是要核實宗室實有藩田,沒收超額田產。
原本宗室因為自己的超然地位,地方官不敢招惹,吏員衙役更是打死白打,衙門絕對不敢去清丈王府的田。現在給了宗室讀書名額,就讓遠枝弱宗去查那些長房嫡出,以宗室制宗室,這部分堅冰就能逐漸瓦解。於皇帝而言,自己的叔伯兄弟財力被削弱,財富歸自己所有,自然是歡喜。
至於第三條減稅,張誠大約能看懂一部分。這份減稅建議中建議一次性豁免蘇松全部欠稅,把自洪武以來蘇松累計拖欠朝廷的幾百萬石糧稅一次性免除。這部分稅收從國初一直積累到現在,想想也知道未來多半收不上來,只是沒人敢開這個口子免掉。畢竟蘇松欠稅的原因,可以一路援引到大明坑爹的稅制以及蘇州的懲罰性稅收上,即使收不上來大家也都裝鴕鳥當看不見,沒人提起。
現在讓萬曆下旨免掉這部分錢糧,戶部可能會跳腳,但是蘇松這邊的普通百姓以及士紳,卻是是要感謝皇恩浩蕩。乃至整個東南,都會傳頌天子聖明的美名。萬曆自大婚以來,還沒有特別露臉的事蹟供自己吹噓,用肯定收不上來的糧稅在東南得個聖君名聲,他自然會考慮。
不過張誠不明白的是自己家之位主子絕不是個寬厚的人,嚴黨大將趙文華被坐實虧空公款十萬兩,全家充軍做苦役追賠,父而子子而孫,清流文士世代充軍。到了萬曆朝就有人看不過去,向萬曆提議禍不及子孫,趙文華死的骨頭都可以打鼓,不該再追賠後代。結果萬曆查賬之後發現十萬兩銀子還沒還完,立刻下旨批覆,趙文華子孫繼續充軍,直到把錢還清再放回!
就這麼個視財如命的主,怎麼會這麼大方,一次性免掉蘇松幾百萬石的糧稅?這下饒是張誠,都有些看不懂了。
“蘇松的稅,註定是收不齊的,不管誰去做蘇松巡撫,都不敢一次性補棄欠稅,否則就是逼著蘇松百姓造反或是逃跑。前些年催收欠稅甚急,結果怎麼樣呢?蘇州百姓大舉逃亡,導致在水上生活的‘船戶’大增,大片良田被拋荒。不但欠稅收不到,就連當年的上供白糧都耽誤了。如今又不是洪武年,路引早就沒人查,老百姓要跑根本攔不住,這種時候再追欠稅其實就是嘴上狠,實際辦不到。”
司禮監內,馮保的心腹愛將張大受在馮保面前分析著張居正這份密章的用心。
這份密章瞞不過馮保耳目,以他的才幹對奏章裡面大部分內容是明白的,此時拿來考校幾個門下,既是消遣,也是為下一步的安排選拔人才。
江寧的黃恩厚死後,鎮守太監空懸,他推薦個人過去,李太后不會阻止。但是這個人不是去發財的,而是替天子當好耳目,監督東南官場以及新法推進情況,隨時向皇帝上報。這種人既要忠誠,又要有足夠才幹,不至於拖了新法的後腿,今天這次考校,就是為了選人做的準備工作。
前兩條密章內容不難猜測,真正的難處在第三條,而且東南施政與第三條密章密切相關,馮保看著張大受問道:“即便真是如此,這欠稅收不上是一回事,免不免是另一回事,師出應該有名,只要欠稅一日不免,朝廷一日就能追繳,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百年,這次一遭豁免,就沒了追討的可能,何以天子就會同意免掉欠稅?”
“因為這免欠稅實際就是個餌,吞下這個餌,後面的鉤子就逃不掉了。”張大受道:“這份奏章厲害在下面,重定優免。當今天下優免之法沿用世廟爺爺留下來的成法,如今要重新定優免,定立優免新例,先把民田官田廢除,天下官田皆改為民田,盡毀前賬永不更易。其次於生員、貢舉、官員優免皆較世廟朝有贈無減,這看上去還是萬歲做了菩薩,給讓萬民享福,可實際上,這便是要藉著重定優免的機會,勘察地畝、丁口。乾爹您看最後一句,概因此法,往年所造黃冊皆不堪用。著請戶部、後湖、工部、兵部共籌銀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