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船船頭,趙構頭帶紫金梁冠,一身大紅龍袍,神情喜悅——終日被困在海島之上,不是海嘯就是風暴,喝口水都帶鹹味,更提心吊膽,不知何時會被敵人殺上門來……如今驟然解脫,那心情之爽,縱然是不苟顏笑的帝王,都止不住龍顏綻開。
這般苦楚,一次就已足夠,再不想來第二次了。
一念及此,趙構又一次動了遷都之念。
早在建炎三年閏八月時,趙構就曾考慮過這個問題。當時金軍尚未南下,趙構的意思是定居建康,不再遷移,孰利孰害,是否安全,請大臣們拿出自己的意見。大臣們開始說去武昌,後來覺得太遠,運糧不便。如果把東南放棄了,江北的群盜就會乘機佔領這塊富庶之地。武將中則有人勸高宗去長沙,天高地遠,安全有保障。
韓世忠的意見是,國家已失山東、河北,若再棄江淮,就沒有地方了。而大臣呂頤皓則認為浙西水鄉好,敵騎雖眾,不得馳。這話最令趙構心動,最後決心在杭州定居。不過如今看來,杭州還是太危險,金人年年夏去秋來,明年若再來,難道還要再出海?再吃二遍苦?遭二茬罪?那當這天子還有何樂趣可言?
長沙!趙構腦海裡突然跳出這個地名。
看到官家如玉樹臨風,卓立樓船,神思沉凝,似有所得。隨侍一眾大臣俱在猜測官家定是痛定思痛,振奮中興。而藍圭、曾擇等內侍,則相視而笑,俱想官家定是觸景生情,又有佳句妙詞……
就在此時,一陣令人心驚肉跳的戰鼓聲驟然響起,擊碎了這群建炎君臣的yy……(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二章 擒 龍 (中)
戰鼓雷動,殺伐倏至。
趙構與諸大臣在這一刻,全變成泥塑木雕——哪裡來的敵人?為何會有敵人?金人不是早已逃過江北,江南不剩一兵一卒了嗎?
“張佰英、楊正甫、張公裕!這是怎麼回事?”趙構驚怒無比,龍袍大袖內的雙手緊握成拳,渾身發抖。可理解為憤怒,也可以理解為恐懼。
張俊、楊沂中、張公裕等宋將滿頭大汗,急登龍船,連聲告罪,信誓旦旦:“陛下勿驚擾,來敵似非金人,而是海賊。賊船雖眾,不過烏合之輩,決非我御前右軍之敵手。請陛下入艙暫避,且看我軍如何破敵。”
不是金人?哦,不是金人就好!趙構噗嗵噗嗵的小心肝,一下安穩了,臉也不抽了,手也不抖了,牙也不顫了,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呃,是說話也不口吃了:“膽大包天的蟊賊,竟敢做此等犯上作亂之事!張卿,一定要生擒賊首,朕要將其磔之棄市!”
被壞了好心情,更在臣下面前失了儀態的趙構,怒不可遏,下達了格殺令——金人來了,他就是趙“狗”,跑得比誰都快;但亂民來了,他就是趙“狼”,咬得比誰都狠!
趙構與他的將軍們卻不知道,這一次,來的是一隻猛虎!
建炎四年二月十六,台州灣十五海里外的東箕島海面上,迎來了決定天樞城與建炎朝命運的對決。
雙方軍力對比如下:
天波師,全軍三千。戰兵二千,戰船三十,取得先手攻勢。
宋軍,全軍二千五百,戰兵一千五百,戰船二十五艘,猝然遇襲,倉促迎敵。
趙構出海之時,全軍人數超過三千,船隻五十。軍力比天波師只多不少。只是與韓常一戰中。被風浪摧折十艘船隻,兵員損失超過五百。前幾日暴風雨,船隻也頗有損傷,軍兵失蹤數十。此時就只餘二千五百人。船隻三十五艘。除去天子龍船。文武大臣專用船。還有部分運輸皇室鹵簿儀仗用具,以及府庫財物的船隻,真正能用於作戰的戰船。不過二十五艘。
兵、船、作戰態勢,天波師佔優。
雙方戰術指揮對比:
天波師手旗旗語指揮系統,在原始海戰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手下將領,也俱是經驗豐富的水戰好手。
相比之下,宋軍則是以手旗加金、鼓指揮,但旗語簡單,指令籠統,指揮僵化;同時,無論是張俊、楊沂中、還是張公裕,都不是擅長水戰的戰領。先前之所以能打敗韓常,除了老天保佑,更重要的是——金軍的水戰,就跟宋禁軍的騎戰一樣差勁。以宋軍諸將水戰二把刀的水準,加上軍兵得力,船大堅固,揍得金軍滿地找牙,亦是意料中事。
軍力對比,宋軍處下風;戰術指揮對比,宋軍無優勢;軟硬體宋軍皆負,戰爭的天平,已經明顯偏向天波師。剩下的,就看雙方的真實對決了。
這個時期海戰是怎麼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