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我們反攻的最佳時機。”
鄭渥笑道:“既然軍主已胸有成竹,那就這麼定了,我等靜待戰機即可。”
這一次,連張榮也不再堅持,而原本持中立態度的孟威與燕七郎,自然也是點頭贊成。
議完嚴肅的軍務,諸將的表情都輕鬆起來,笑談這幾日島上所見種種奇景奇物,猜測著梁阿水今日會有什麼收穫。
龍旭彷彿想起什麼,對狄烈行禮道:“軍主,此島目前尚無島名,便請軍主賜名如何?”
諸將紛紛稱是,狄烈笑道:“給荒島命名麼,我倒挺喜歡做這事,唔……叫個什麼名呢……”
天波諸將正凝神聽軍主宣佈新島名,突然,一陣急遽地鐺鐺鐘聲敲響——這是島上鐘樓的報警鐘聲!
狄烈與諸將騰地站起,廳外石階傳來急促地腳步聲,一名渾身大汗津津的軍士飛奔到廳堂下跪稟:“屬下隨梁指揮使出海捕撈,遇到一艘金人船隻。我軍船多卻小,金人卻是大船。梁指揮使已將敵船纏住,命屬下回報請援。”
眾人大為驚訝,鄭渥訝然道:“這個時候,這個地點,哪裡竄出來的金人?”
鄭渥的話,也是張榮等人的疑問。
狄烈一揮手:“去看看不就明白了!”
率諸將魚貫而出,召集戰兵緊急登船。
島嶼北面的港口,只有三艘備用大戰船可即時使用,其餘船隻,都掛滿了累贅。訊息稱敵船隻有一艘,天波師出動三艘,加上精兵強將,應當能吃定對手了。
戰船出發時,可見天邊紅雲翻滾,海浪湧動急劇,看情形,似乎要有一場海上風暴。
梁阿水出海捕撈,自然不會走多遠,通常都在海島視線所及之處,但適才為追逐敵船,不斷深入,此時距離海島已有十數里之遠。
按照報信軍士的指點,天波師三艘大戰船在海島西南方二十里的海域處,發現了梁阿水的三條小舢板,正與一艘幾乎與天波師大戰船同級的敵船周旋。
梁阿水一共帶了五條小舢板出海,其中一條船回島報信,理應還剩四條舢板,但眼下只見到三條,很顯然,有一條舢板被撞或被擊沉了。
當天波師三艘戰船趕到時,敵船原本正追上並欲撞擊下一條舢板,猝見援兵,見勢不妙,立即轉帆欲逃。
這艘敵船雖然級別不低,風帆也多,但卻有兩個明顯缺陷:一是船隻似乎遭受過攻擊,船體有明顯破損,風帆縫補痕跡清晰,而且手工不怎麼好,有缺口漏風現象,這使得船速大受影響;二是若大一條戰船,船上的人員卻很少,遠遠看去,不過二、三十人,而操作船隻的船工,竟不足十人。而像這樣的大戰船,至少需船工三十人,才能正常運轉——這也是梁阿水僅憑四條小舢板,就能與之周旋那麼久的原因。
這樣一條殘破且缺員嚴重的船隻,如何能逃得過三艘同級戰船的追擊合圍。追逐了不到半個時辰,便被張榮、孟威指揮的兩艘戰船追及,一陣排槍掃過,敵船船工紛紛慘叫落水,十名船工非死即傷,敵船頓時陷入癱瘓。
狄烈指揮的戰船,正將梁阿水及一眾戰士接上船,詢問了一下傷亡情況——還好,船被撞翻的一刻,戰士們及時跳水,除了一人骨折,兩人皮肉擦傷之外,別無大礙。
梁阿水一上船便憤憤大叫:“這幫賊廝欺俺沒帶火槍,又仗著船大橫衝直撞……若俺乘著一艘艨艟,必可將之擊沉!”
狄烈失笑:“梁阿水,你出趟海打漁竟也能碰上金人,運氣不是一般的好啊!”
梁阿水便咧著嘴笑。
說話間,狄烈的戰船也圍了上去。三艘戰船,呈犄角之勢,將敵船牢牢夾住,船上金兵,除了投降之外,別無選擇。
岳雲手持鐵皮大喇叭,用半生不熟的女真語,向敵船發出“立刻投降,否則格殺”的喊話。
出人意料的是,金軍的指揮卻用宋語回答:“我縱投降,貴軍卻未必能容我!”
說話間,一將步出船艙。這金將獅鼻闊口、一臉虯鬚,孔武有力,最扎眼的,是他左眼戴著一個眼罩——
狄烈忍不住啊哈一聲笑出來,真是山不轉水轉,老冤家對頭又碰面了。
這黴運當頭的金將,正是獨眼韓常!(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與韓常有個約會
(11月結束,十五郎收穫滿滿,月票、打賞、推薦、訂閱……一個都不少,感謝書友們的支援,特發五千字大章以賀。13年最後一個月,我們一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