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軍,全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百戰老兵組成的背嵬軍。
當韓世忠與他最後的背嵬軍士,就象草原上的旅人,陷入狼群的包圍絕境時——
轟隆!燒得半焦的寨柵轟然倒地,一群宋兵潮水般衝出。當先一人,銀甲白麾,雙手執劍,迎風卓立,英姿颯爽——正是夫人梁氏紅玉。
“夫君,快撤!”
“都統制先走,俺們斷後!”
“不行!一塊走,你們是背嵬軍最後的種子。”
“有都統制在,背嵬軍就不會絕。”
隨著最後的背嵬軍士吶喊著衝向千餘金兵,韓世忠揮淚敗退,這場慘烈的夤夜撕殺,終於落下帷幕。
韓世忠棄水寨,被金軍追殺七十餘里,最後在長蘆崇福禪院僧人普倫,派出千餘鄉民以漁舟接應下,敗退**。
建炎四年正月二十三,凌晨。經過一天一夜,先後與天波水師、韓家水軍水陸四場瘋狂激戰。豁出命的兀朮軍,以慘重的代價,終於殺出一條赤漓漓的血路。
果真是不瘋魔不成活!
這一刻,似乎無人能夠再阻止兀朮突圍北竄。(未完待續。。)
第三百六十二章 跑 不 了
狄烈是在天矇矇亮時,被硬探的回報吵醒的,隨後,就得知了韓世忠兵敗的訊息。
狄烈當場就怔住,萬萬沒想到,兜了那麼一大圈,歷史又會到了原點:韓世忠還是敗了,兀朮有可能跑了。
唯一與歷史上黃天蕩之役不同的是,方向與戰果皆有差異:金軍突圍的方向,不是南面的老鸛河,而是北面黃天蕩。歷史上,金軍放火燒船,把韓世忠打得七零八落,但毀船多過殺人,許多宋兵跳河逃生,洗了個初夏涼水澡,之後又紛紛聚攏回到韓世忠帳下。可以說,韓家軍並未傷筋動骨,只是船沒了,士氣大跌,再無力阻止金軍渡江北竄。同樣的,金軍也沒傷元氣,只是士氣跌得厲害,不堪再戰。
但這一次,因為狄烈橫插一槓子,逼得兀朮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與韓世忠死拚,結果雙方都損失慘重。
金軍夜襲,陸戰贏了,但水戰完敗。斜卯阿里所率之左船隊,盡數為呼延通之船隊殲滅。呼延通同樣付出損失一半船隻的代價,其中有六成戰船均為金軍戰筏焚燬,宋軍雖勝,卻是慘勝。而這個慘勝,無法抵消陸戰慘敗,最終的結果,依然是敗。七千宋兵,戰死過半,失蹤無算,最後聚攏回到韓世忠身邊的,不足兩千,還多為船工與輔兵,正兵十不足一……
經此一戰,韓家軍基本垮了,今後如果沒有趙構的大力支援,在兵、糧、餉、軍械等各方面給予傾斜。再加上兩、三年整訓回氣,莫想再有同樣一支韓家軍出來。
兀朮軍也不好過,僅僅一天之內,四番惡戰,從早打到晚,共計損失五千餘金兵——這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五千金兵,而是五千精銳,其中女真金兵就超過三千——要知道,通常意義上的一萬金軍兵馬中,女真兵常常不到一千之數。就是這不足十分之一的女真兵。卻是一支金軍萬人隊的精銳。如果這一千女真兵被殲。就等於這支萬人隊殘了。
所以,三千女真兵與二千契丹、渤海、北地漢兒軍被殲,就相當於折去了兀朮軍近半軍力。此時兀朮手頭三萬五千兵馬中,女真戰士不過一萬出頭。其中女真正兵不足八千。這損失。可真是夠慘重的了。
兩敗俱傷。這其實也是狄烈願意看到的結果。只是,必須是在攔截住兀朮軍的基礎上。如果沒能截住,最終讓兀朮大軍溜了。前期的戰果再好,也難以彌補放虎歸山的損失。
“張榮、鄭渥率一半兵船留守此地;梁阿水,隨我率另一半兵船,前往黃天蕩口。”狄烈站在船頭,長長撥出一口白氣,望著接到命令後,忙碌解纜預備的水師官兵,心情沉重,“但願,還來得及……”
……
“張榮的天波水師獲悉我軍大敗韓世忠的訊息後,一定會設法攔截。不過,這一次,他來不及了。”
兀朮說這話時,已穩坐座船樓頂,駛出了黃天蕩口,看到了整整一個多月沒見的滾滾長江。這一刻,得以生還,面對這條縛住多少草原雄鷹的江鏈,兀朮不知是該恨,還是該愛。
困窘多日,終於逃出生天,耶律馬五與烏延蒲盧渾也是心胸大暢,齊齊向兀朮行禮:“全賴右監軍戰術得宜,當機立斷,方有今日之幸。”
“當機立斷……嘿嘿,南人好像有一個成語,叫‘壯士斷腕’似乎更貼合些吧。”兀朮神情怔忡望北,喃喃道,“這次損失了那麼多女真丁口,所獲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