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復甦)呢?風潮、流行、時尚、觀念和藝術流派的興起,所有這些都受到黑天鵝效應的影響。實際上,幾乎你周圍一切重要的事情都不例外。
可預測性低和影響力大的結合使黑天鵝現象成為一個很大的謎,但這還不是本書關注的核心。更重要的是,我們習慣於對它視而不見!我指的不僅僅是你、你周圍的人和我,而是幾乎所有的“社會科學家”,一個多世紀以來,他們一直錯誤地以為他們的理論能夠衡量不確定的事物。把關於不確定性的理論運用到現實世界產生的是荒謬的結果,我在金融學和經濟學中突出地看到了這一點。去問一問你的投資組合經理對“風險”的定義,他很可能會告訴你一個把黑天鵝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排除在外的定義,也就是說,它在整體風險評估中的預測價值不大於占星術(我們會看到他們如何用數學為這套智力把戲做偽裝)。這個問題是社會的通病。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揭示我們對隨機事件的無視,尤其是具有很大離差的隨機事件:為什麼我們,科學家或非科學家,精英或普通人會抓小放大?為什麼我們總是隻看到細枝末節,而不是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即使它們的巨大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為什麼讀報實際上降低了你對世界的認識呢?
我們很容易看到,生活正是少數重大事件的累積結果。即使你足不出戶(抑或你喜歡在酒吧高談闊論),認識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力也並不難。做下面這個練習,審視一下你周圍的環境。數一數自你出生以來周圍發生的重大事件、技術變革和發明,把它們與人們在它們出現之前所預期的相比較,它們中有多少是在預料之中的?看看你自己的生活,你的職業選擇、你與配偶的邂逅、你被迫離開故土、你面臨的背叛、你突然的致富或潦倒,這些事有多少是按照計劃發生的?
序言(2)
你所不知道的事
黑天鵝的邏輯是,你不知道的事比你知道的事更有意義,因為許多黑天鵝事件正是由於它們不被預期而發生和加劇的。
想一想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襲擊:假如它可以在9月10日被合理預料到,它就不會發生。如果這種可能性被認為是值得注意的,戰鬥機就會盤旋在雙子塔的上空、飛機就會有上鎖的防彈門,襲擊就不會發生,就是這樣。而一些別的事情就有可能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
看到一件事情發生正是因為人們認為它不應該發生,這是不是很奇怪?美國人對襲擊做了怎樣的預防呢?不管你知道什麼(紐約很容易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如果你的敵人知道你知道,就都可能沒有意義。這種認識可能讓你感覺很怪,但在這種戰略博弈中,你所知道的可能真的不重要。
這一點可以延伸到一切行業。想一想餐館業中充當撒手鐧的“秘密配方”。如果它被公開了,很明顯,隔壁的某個人就會模仿,使它變得平淡無奇。所以餐館業中的下一個撒手鐧必須是不易被現有大多數餐館想到的想法,它必須和人們的預期拉開一定的距離。越出乎人們的意料,競爭者就會越少,實施這一想法的企業家就會越成功。製鞋業和出版業以至任何行業都是一樣。科學理論也是一樣,沒人有興趣聽平淡無奇的東西。人類冒險的回報與對它的預期呈反相關。
想一想2004年12月南太平洋發生的海嘯。假如事先被預見到,它就不會造成那麼大的損失,居民會被疏散,預警系統會起作用,你所知道的災難就不會真正傷害到你。
專家與“虛有其表”
由於這些事件對歷史演變的影響力,不能預測意外事件就意味著不能預測歷史的程序。
但我們表現得就好像我們能夠預測歷史事件,甚至更糟的是,我們以為能夠改變歷史程序。我們預測30年後的社會保障赤字和石油價格,而沒有認識到我們連明年夏天的情況都預測不了,我們在政治經濟大事上的累積預測錯誤是如此巨大,以至於我每次看到這些記錄時,都不得不掐一下自己以確定不是在做夢。令人吃驚的不是預測錯誤之大,而是我們對其毫無意識。在致命性衝突面前,這一點尤為令人擔憂:戰爭是完全不可預測的(而我們卻不知道這一點)。由於這種對政策與措施之間的因果關係的錯誤理解,我們會很容易引發黑天鵝事件,而且恰恰是由於對它的極端無知,這就像一個孩子在擺弄化學制劑一樣。
在受到黑天鵝事件影響的環境中,我們沒有預測能力,並且對這種狀況是無知的,這意味著雖然某些專業人士相信自己是專家,但其實不然。儘管他們有經驗和資料,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