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臉面,他對我也開始有防範之意,只是在公開場合,他還是讚揚這一篇對策是“良策”,因為我在奏摺裡也是稱讚青苗法本身是不錯的政策,算是給足了他面子。

結果本來我以為會受王安石強烈反對的事情,竟然出乎意料之外的在朝野受到一致的好評。而我的聲望此時如日中天,士紳們都稱讚我有經國之材,百姓們高興他們可以和熟悉的人打交道而不是面對那有理說不清的官家……《合作社札子》的單行本很快被大賣,甚至傳到了遼國和西夏,遼主看了這個對策,竟然半天說不出話來……凡有眼光的,都知道這份對策可以有效的緩和大宋國內的矛盾,保證青苗法起到它應有的效果。

只是他們卻想不到,這份對策有其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標誌中國有史以來,帝國政府第一次開始把行政之手伸到了鄉村,雖然是自治性質的東西,卻已經有了半官方的色彩。一次相當重要的變革,在無聲無息中進行了。

第一卷 十字(初稿) 第七節 鋼鐵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07…11…16 8:30:09 本章字數:4275

年輕的皇帝很高興的看到青苗法的爭議漸漸平息,雖然新黨和舊黨爭議依然存在,但是舊黨和新黨中有一些傑出者都注意到,有些問題,如果用不同的手段去執行,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可惜的是政治的智慧是不可能進步得這麼快,就算有我這個推動者,也不可能。歷史有其巨大慣性,這是個人的力量很難扭轉的,特別是好些注意到這一點的人,都只是一些身處中低階層的官員。因為身居高位者,對爭論陷入太深了,很難跳出來客觀的看待事情,便是如王安石、司馬光這樣有大智慧且人格無礙的政治家,也無法拋棄政治上深深的成見,蓋因他們都是旋渦最深處的人。

我再一次很堅定的拒絕了皇帝給我的“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位置說白了就是宰相,但是我現在不適合做宰相,我還不想和王安石正面交鋒。我現在的政治策略,就是緊緊的依靠皇帝和下層士子,我用大隱隱於朝的方式來贏得輿論的讚譽,用不斷獻策且免於朝廷紛爭的方式來贏得皇帝的欣賞,用學院和學識來贏得下層士子的支援。我的政治地位在這樣的策略下,必將不斷的鞏固。

皇帝很快批准了處於湖北境內的幾座鐵山給我,為了避嫌,我主動要求皇帝派工部的官員協助我。這一次我動用各種力量,僱傭了三千多名優秀的鐵匠,隨我一起前往湖北。湖北的鐵礦至少在我之前的感覺中,是沒什麼名氣的,我的想法還是在四川建立一個鋼鐵基地。但是目前為止,我的打算只能到此為止,一切等成功再說,畢竟湖北也算有一定的戰略縱深了。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開往湖北的鐵礦,我把這個地方命名為黑金。然後我就把鐵匠中名氣比較大的幾個人叫來,向他們交待我的構想。

首先當然是要燒製耐火磚,然後在水流湍急的地方選爐址,再就是向他們解釋著我理解中的鐵爐,一個六人高的豎爐,用耐火磚砌成,橢圓型,十圍粗左右,煙囪高聳入雲。旁邊爐子稍小,謂之平爐,中間用耐火磚砌成磚格以為蓄熱室,煙囪處用生鐵做了引風機,和豎爐平爐一樣,皆用水車鼓風。平爐鑄槽邊又有水塔,做一工具控制水的快慢,以冷卻鐵水。在爐邊又有旋梯,可以靠近觀火。

我又細細說了鍊鐵與鍊鋼的一些事情,有人聽到生鐵可以直接煉成鋼,當時就有不信之色。只是懾於我的威名,又是奉了旨的,也不敢反對。就只好按著我說的去思忖,有些鐵匠也小心翼翼的提出一些經驗之談,我本來沒什麼實際經驗了,也就鼓勵他們去試。因為是皇帝欽準的,我同時讓鐵匠建了五座高爐,慢慢總結經驗。

另外又叫一些人,去嘗試把泥碳燒成焦碳。

雖然人力不愁,但是耐火磚的燒製,水車的製造都需要時間,當時我甚至想到如果水車制不成功,就用畜力鼓風了,不過這玩意倒沒我想的複雜,這些巧匠們很容易就做出來了。

第一個月的五個高爐,最後竟然塌掉了四座,還有一座也不如人意,燒出來的那都不能叫生鐵。幾個鐵匠頓時有了懷疑,不過李一俠和段子介倒是比我還能堅持信念,他們還沒來得及見我,就被勸回去了。於是那些有點名望的鐵匠就被聚到一起,開了個會,提出了許多細節上的修改意見。我因為有做玻璃的經驗,倒是能夠很坦然的面對這些失敗。只要求他們盡力去試是了。

這些日子累的倒是段子介與李一俠,他們的雄心壯志,全在於此,真是比我還用心用力。我就每天喝酒,寫寫東西,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