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本年輕人的角度切入,她在很多方面給我留下了很強烈的印象,可以說收穫頗深。
就林躍今天提及的這個話題來說,我覺得日本的同齡人更加務實,腳踏實地的部分要多一些。可能有些地方會被我們看來缺乏理想,缺乏抱負,缺乏進取精神,好像有些過於平凡;但我卻覺得正是由於從小到大他們接受的這種不要過於好高騖遠的平凡心教育,是日本這個國家在世界中取得今天這個成績的主要因素,不可缺失的因素。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因彼此社會背景不同所造成的“不得已”的理念差距,但畢竟總結和思考是沒有錯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記得有一次久美子曾問過我這麼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真的把我難住了。她說是昨晚看電視時發生的事情:有一個去小學採訪的節目,其中有這麼一個段落,就是女主持人問一群小學生:將來長大了想成為怎樣的人,換句話說,想做什麼工作;令久美子吃驚的是,那群小學生,無論男女的回答卻是驚人的一致:科學家最多,接著是公司老闆,再直白點的是有錢人,最不濟最保守的也要弄個演藝明星、公眾人物乾乾。
“為什麼中國的孩子都喜歡當科學家?”久美子好奇地不解地問我。我當時一開始的反應是這有什麼奇怪的,難道日本的孩子都爭著搶著去當公交司機或建築工人嗎。
“有什麼問題嗎,科學家不好嗎。科學家的工作既受人尊敬,又在社會上有地位。你們日本的孩子不這麼想嗎?”
“也有這麼想的孩子,但決不會這麼多。”
“胸無大志。”我一聽就知道這日本將來肯定會被中國超過去的,想都不用想。咱這兒的孩子從小什麼理想,你們那兒——不行。
“那為什麼大家又願意當有錢人。”
“這不是廢話嘛。你們日本人不喜歡錢啊,讓你們把全國的錢全捐給第三世界的窮苦人,你們願意嗎?”久美子的問題是一個比一個幼稚。
“可是這科學家也好,有錢人也好,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多小的比例啊。”
“比例小?”這倒是第一次聽說。廢話!比例大誰當啊,遍地都是億萬富翁的,大家還這麼費心思幹嗎,不就是因為比例小,所以才要努力嘛。
“萬一將來當不上怎麼辦,到頭來只能做個普通的上班族怎麼辦,那心裡豈不是很不平衡?”
久美子啊,你終於說對了找著點了。這也正是當下困擾我最大的煩心事,凡是在路上碰到豪華跑車風馳電掣地從身邊經過,我就頭腦發昏,站立不穩,內分泌當場失調,坐在那裡把著方向盤讓風拂過臉龐的人本應是我……
四十六上 昔日同窗再聚首 異國新聞感受深
今天的日程排得滿滿的,比上班都要緊湊。首先上午要陪久美子去剪頭髮,準確地說是先把長髮剪短之後再染回本來的黑色,收拾成適合面試的髮型;中午隨便找個地方對付一口午飯後,下午再陪她去購買面試時需要的女士正裝;這一切打理結束後,晚上要去參加高中同學聚會,久美子也在被邀之列,而且高中的同學們格外強調即使我缺席久美子也必須要參加,因為他們對於久美子的興趣要遠遠大於我。真是繁忙的一天。
當我告知久美子也要參加我的高中聚會時,久美子有些吃驚,連連問道為何自己必須要去。我說也不是必須要去,但最好儘量去,盛情難卻嘛。久美子說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的高中聚會她卻會被邀請,而且不去還有傷大家的面子。我說即使沒有同學的邀請我也會帶你去的,給大家看看;同學聚會嘛,自從高中畢業一別,多年未見,各自的生活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可不就是透過結婚、升遷、出國等等體現嘛,所以帶著女朋友或男朋友參加聚會再正常不過了。
“日本不是這樣嗎?”
“至少同窗會很少會把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帶去,因為是上學時期的同學聚會嘛,有不相干的外人在場的話,總是有些與大主題格格不入的感覺。”
日語當中保留了許多古漢語,自從傳入日本起就一直沿用至今,鮮有變化。這也是很多日本人覺得自己是古代中國文明的“直系”繼承人的思想基礎和事例佐證之一。例如這次的同學聚會,就是代表之一,在久美子口中就是一口一個“同窗會”,這個“同窗”就比“同學”要意味久遠、更貼近古代中國了。
如果是一個完全不懂日語的中國人聽到久美子這麼說,心裡還不會有太深的感覺,最多會認為這個日本女孩兒因為不知道“同學”這一說法,所以只能勉強把日語的說法照搬過來表意,而且這個日語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