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們哪裡知道,有人比他們更快。
那右都御史楊雄已經命人快馬傳了奏書,直抵京師。朱棣自然很是關注這件事。雖然表面上顯露的是冷漠,只是這冷漠的背後卻又意味深長。
早朝之後,朱棣便坐在暖閣的藤椅上。舒舒服服地將身子靠著,打著團扇的宮人帶來屢屢輕風,而另一邊則是一個內官念著最新的奏書。
這些奏書,若是朱棣不願意聽,便輕輕的咳嗽一聲,那內官很是識趣地拋開,重新撿起一本。
現在唸的。正是楊雄的奏書。
楊雄在奏書中提到了種種的問題,比如郝風樓擅殺安南王,導致安南國內不穩。雖有明軍駐紮,可是各地蠢蠢欲動,民心相背之下,朝廷又沒有其他安南王的人選。極有可能。一場暴亂就會發生。
楊雄甚至拍著胸脯,說以他在安南的情形來看,三月之內,安南境內必定烽火四起,朝廷的這點兵力在這裡,必定捉襟見肘,除非源源不斷增兵,否則……
說來說去。其實就是道出了擔憂,安南眼下的情況尾大不掉。而此事的始作俑者自是郝風樓。郝風樓難逃其咎。
楊雄沒有抨擊郝風樓如何擅自調兵,也沒有抨擊其他,只是很客觀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了個清楚,同時還說駐守安南的官軍思鄉心切,已毫無鬥志,一旦再有變亂,極有可能釀成大禍。
朱棣聽著這奏書,連連皺眉。
其實他並不怪責郝風樓殺陳天平,任命郝風樓護送陳天平去安南的那一日起,他便已有這個準備。朱棣絕不是一個任人耍弄的人,這一點非常重要,陳天平將他朱棣當作棋子,這顯然是作死。
所以對朱棣來說,所謂的擅自調兵,所謂的殺藩王,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安南的攤子該如何收拾。
登基至今,他為了南征耗費了無數的心血,這算是他朱棣稱帝以來最重要的一件事,可是誰知道會發生這麼大的事。這兩年來為了安南,朱棣操碎了心,假若這個時候,安南徹底崩盤,這對他來說可謂致命打擊。
他是朱棣,是無論遇到任何事都能自信滿滿,都能死中求活的永樂大帝,可是一個小小的安南,花費了如此多的苦心,最後還糜爛一團,甚至可能不斷地消耗大明的國力,最後使他和他的帝國成為所有人眼中的笑柄,這才是朱棣絕不能接受的。
所以當聽到這份奏書的時候,朱棣幽幽嘆口氣,閉上眼睛,整個人露出了幾分頹色。
他清楚,這件事必須得有人承擔後果了。
並不是他想處置郝風樓,因為這件事影響深遠,安南的黑鍋也必須得有人來背。到時整個朝廷必定議論紛紛,必定會瘋狂地抨擊,即便是他朱棣也不可能袒護。
“實在不成,就削為百姓,讓他做個富家翁吧。”朱棣心裡有了盤算,甚至於就連這一點,只怕都需要費一番功夫。
從楊雄的奏書來看,此事已經牽涉到了大明興衰的問題,再龐大的國力也不能源源不斷地給安南輸血,也不可能無止盡地增兵去徵繳那些連綿不絕的叛亂。
大明的威嚴也將繪製一旦,連一個安南都焦頭爛額,那麼又有誰還會在乎你。
朱棣深吸一口氣,重重地搖頭。
………………………………………………………………………………………………………………………………………………………………………………
這份奏書自然要經過文淵閣。文淵閣裡,解縉終於鬆了口氣,他將胡廣尋了來,將奏書給胡廣看。
胡廣面色閃爍不定,最後抬眸道:“這是何意?”
解縉面沉如水,淡淡地道:“郝風樓這一次脫不開罪責了,就算是陛下想要袒護,可是將來安南一旦出了亂子,他就難辭其咎,所以陛下那邊唯一的法子不是為他脫罪,因為即便脫罪,這安南一旦出事,遲早還是要新帳舊賬一起算。以老夫之見,陛下會袒護一些,可是這罷官為民卻是跑不掉的。”
“只是罷官?”胡廣顯得有些不滿,道:“如此袒護,不免教人寒心。”
解縉呵斥道:“胡公慎言,你是大臣,豈可說這樣的話?”
解縉謹慎地看了門窗一眼,見門窗都是緊閉,臉色才緩和一些,便繼續道:“這世上本就沒有什麼公道,若是有公道,世兄豈會白死?這件事也只能如此,陛下為人頑固,決不可步步緊逼,逼得越緊,反彈便越大,你要報仇,要徐徐圖之。眼下等郝風樓罷官為民,到時自然而然會和宮中疏遠,三兩年之後,宮中還會記得他嗎?這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