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1部分

置在遼河兩邊的平原上,生產出來的物資可以透過河道,便捷的運到營口,再從此轉海路運到江南,江南的物資也可到此再透過河道運往各地。這比走陸地運輸,要省時省力許多!”

“芷園的規劃很好,遼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只要將這批百姓安頓好,那關內的百姓就會自發前來,你的責任很重呀!”王夫之微笑道。

一個地方要好,除了要有豐富的物產之外,交通還得便利。按照張家玉的規劃,遼河平原怕只要二三十年,就能發展起來。

這時,一行人在數十名騎兵的護衛下,進入了一片安置百姓的營地。

他們在一頂頂帳篷中穿行,孩子們不懂長輩的苦惱,在帳篷間穿梭玩耍,大人們見一群官兵進了營區,則站在遠處觀看。

“現在遼寧官府的問題是缺少官吏,特別是底層的官吏來管理百姓。”張家玉繼續王夫之介紹道:“下官,現在只能讓百姓自己管理自己。還好這些百姓大多是舉家舉族的前來,都是鄉里鄉親,又有族裡的長者調節矛盾,所以沒有出現什麼治安問題。”

“官吏的問題,我已經向監國上書,給你抽調一百名監生到遼寧任職,至於衙役可以從百姓中招募一些,捕頭則從退役士卒中挑選一些人,他們很快就會調到遼寧來,芷園不必心急!”王夫之隨口說道,看得出來,他對遷民填遼很用心。

走了一陣,這次換王夫之問道,“糧食和帳篷到位了麼?吃住可不能出紕漏。”

張家玉笑道:“中堂大人不用擔心,朝廷從福建運來了許多番薯,糧食暫且足夠,帳篷也不用擔心,這一批百姓是夠了。”

番薯在明朝種植以有好幾年,已經逐漸推廣開來,另外明朝還在呂宋發現了玉米、土豆等能在旱地種植的高產作物,使得原本不能種植水稻的旱地和山地都能種植,糧食暫時沒有問題。

這些作物,在清朝創造了一個地瓜盛世,明朝如今還有南洋這塊產糧基地,以目前的人口,還不須要擔心糧食的問題。

至於帳篷,這些軍用物資,明朝的儲備也很充足,湖廣的作坊生產了許多軍需,不打仗沒地使,正好可以用來給百姓紮營。

王夫之微微頷首,“雖然吃住沒有問題,但是長期這樣也不行,安置的進度必須要快一些。另外,天氣熱了之後,要防止疫病傳染。”

“中堂放心,下官已經在組織他們建設屋宅,開墾荒地,到五月,這一批百姓應該可以安置完。”

這時眾人走到了營區的核心區域,一名年輕的官員,正召集各族的族長以及頭面人物,召開會議,宣講朝廷政策,帳篷內大概聚集了四五十人。

王夫之見此,隨即與張家玉一起翻身下馬,鑽進大帳。

中國古代社會,這些族長和族老,可以說就是朝廷穩定的基石,他們在鄉間的影響力,甚至不會輸給朝廷。

鄉紳作為整個社會的中間階層,他們是官府和百姓之間的中間人,他們一方面幫助官府統治地方,一方面替百姓向官方爭取權益,為家鄉發聲,為王朝的統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也有不少“劣紳”利用此一地位從中取利、魚肉鄉民,而一個王朝出問題,多半也是他的鄉紳出了問題,為能幫助官府和百姓溝通,從而使得王朝逐漸喪失人心。

這時帳中的人見兩員大員進來,不驚有些驚慌,但是正說話的官員卻忙道:“諸位不要驚慌,這是北直總督王中堂,這是遼寧的張撫臺,來看看大家的情況。”

眾人聽說是總督和巡撫,驚得連忙行禮,王夫之擺手笑道:“諸位鄉老不用緊張,本官今日過來,就是想聽聽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和擔心,官府將會全力幫你們解決!”

張家玉也抬手壓了壓,示意眾人坐下,然後說道:“諸位,我們坐下說!”

帳內的四十多位老者齊齊行禮,道謝之後,才紛紛坐下。

這時在年輕官員的主持下,讓眾人有什麼擔憂,可以直接向兩位大人反應,一名老者便在眾人的推薦下站起來,行禮道:“眾位大人,我們有兩個擔心,一是我們在這裡安置,蒙古人會不會過來搶我們,還有就是,這裡天氣寒冷,也不能種麥子,我們種什麼,吃什麼呀?”

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所有百姓關心的問題,一個關係到他們的安全,一個關係種地。

王夫之笑了下,示意張家玉來說,後者便回道:“這兩點,大家可以放心,朝廷已經發兵,準備北擊蒙古,保證他們不敢在進犯遼寧。至於種什麼,朝廷也有規劃,遼寧很適合大豆的種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