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眾文化的主流價值導向。90年代以來,傳播婚外戀故事以及詮釋相關價值觀念的重任就開始落在了電視劇和電影的身上。印象較深的,有20集電視連續劇《讓愛做主》:為了解開這道老套的三角習題,徐靜蕾、江珊和王志文組成了一個三人課題小組,對這種有爭議的關係展開了沒完沒了並且掏心掏肺、觸及靈魂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談心得、談體會、談感受的戲份遠遠高於偷情。過於濃厚的學習氣氛無疑大大限制了對於“猥瑣”的表現空間。
當然,《讓愛做主》只是婚外戀題材的一個極端,它除了表明婚外戀也可以拍得毫不猥瑣之外,剩下的唯一作用似乎就是為了反證婚外戀題材可以拍得多么猥瑣。我發現,馮小鋼導演自《一聲嘆息》以來,對這樁事情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當然他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樣的竊玉偷香,一樣的吃醋掂酸,他便有本事表現得要多猥瑣有多猥瑣。如果說《讓愛做主》是“盜亦有盜”,那么《手機》絕不是像崔永元指控的那樣“誨淫誨盜”,其興奮點既不在“偷”亦不在“盜”,更不在道德,甚至婚外戀本身也只是導演隨手掂來的一個題材——我覺得,馮小鋼的用心及其成功之處,蓋在於借用婚外戀這一題材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在婚外戀過程中可能陷入的每一種猥瑣的情狀以及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