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對工廠室內氣溫的調節、改用風能和太陽能來進行水處理……這家不起眼的工廠立即在歐洲名聲大震,並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Ecover公司的洗衣粉在18個月裡獲得了比利時6%的市場。這使得岡特?保利對“綠色工廠”信心倍增,他甚至看到了透過開設更多這樣的工廠來建立一個全球品牌的可能性,不過,他的合作伙伴們卻持有不同意見,他們更希望工廠轉“黑”,然後成長。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為環境埋單,是成本還是投資?(2)

但保利對“零排放系統”依然深信不疑,他離開了比利時,來到了位於東京的聯合國大學。1994年,他創立了“零排放研究倡議” 組織(ZERI),專門用來研究“零排放系統”,並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商用推廣,“零排放”的啤酒廠專案就是其中之一。保利透過ZERI建立了基於全球網路的科學家聯盟,透過網路工作小組,他提出與“零排放”有關的各類命題,然後分佈在各地的科學家們根據各自的領域參與到不同命題的討論中去。如今已經有4 600多名科學家參與到60多個不同的討論小組——比如在啤酒工廠專案中,有專門的小組討論蘑菇,另外的小組討論蚯蚓,或是沼氣。

“全面質量管理”意味著沒有缺陷;在保利看來,“零排放系統”意味著“100%用完”,完全杜絕廢物,這將是提升生產力的下一個突破——既對環境有利,又能更好地管理原材料,同時透過建立一個完善的系統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那麼,何樂而不為?

當生產變綠

保利的夢想並不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夢想,當一個個工廠變成一個個微型的生態社會的時候,那麼工廠就不再是與環境對立的“汙染源”了。只是,到底有多少工廠願意做這樣的本質性的改變呢?當工廠變得越來越巨大、越來越複雜的時候,它們離“綠色”有多遠?

不管是因為外部政策的壓力,還是來自內部的動力,一些企業開始主動思考並積極實踐怎樣才能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流程 —— 如何減少對水的汙染?如何在生產過程中減少能耗?如何減少碳排放?

在杭州的一個工廠裡,工人們休息的時候總愛去綠地上散散步,或是看看景觀池裡的金魚,池裡的水常年清澈見底。事實上,這些水已經在工廠裡被用過了一次,然後在一個汙水處理站經過嚴格的處理後,才被注入景觀池裡。這家工廠就是玫琳凱公司的亞太生產中心,針對工廠所排放的汙水,玫琳凱投資500萬元建成了一個廢水處理站,與此同時,一個漂亮的景觀池也應運而生。

進入富士膠片位於東京附近的小田原工廠廠區,來訪者常常被一幅用卡通形象描述的環保排水系統示意圖所吸引。2005年9月,富士膠片首次引進了厭氧型排水處理系統。該系統中的厭氧細菌可以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淨化水源,同時生成甲烷——在這幅有趣的示意圖上,被表現為可愛的卡通形象放了一個屁。該系統產生的甲烷又被用作燃料,由此迴圈利用,一年可以節約84萬度電的能源。

小田原工廠主要生產的產品之一是視角擴大膜,這是富士膠片的獨創發明,可以擴大液晶顯示的視野角度的光學膠片,然而製造視角擴大膜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小田原工廠在“產品的生產流程”和“廢水的處理流程”的基礎上,實現了水資源迴圈利用的工程設計,這樣使得工廠用水量和過去相比削減了75%。

當問起富士膠片在日本的小田原工廠附近的當地居民,與這家始建於1938年的工廠比鄰而居的感受時,當地人都會自豪地說,這家工廠是他們社群的一個成員,是他們願意為之工作的公司。雖然隨著富士產品的更新,小田原工廠的生產線也不斷進行改造,但這個身處密集住宅區中的工廠對周圍環境的保護始終小心翼翼。工廠的採購原則是能夠迴圈利用的產品,他們才會購買,工廠的員工常常自發地在假日裡清理當地的河道。

為環境埋單,是成本還是投資?(3)

建立綠色生產流程,技術只是幫助實現結果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如何重新設計能夠“迴圈”的生產體系。

“造紙不能以犧牲森林為代價,同樣,環保也是企業的產品。”來自芬蘭的芬歐匯川(UPM�Kymmene)紙業集團的高階副總裁賽佩蒂(Pertti Salminen)對於自己所處的造紙業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顯得格外謹慎。芬蘭《森林法》規定,砍一棵樹必須種兩棵樹,而且必須保證新栽種的樹50年內不被砍伐。多年來,芬歐匯川在全球的造紙廠遵循在保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