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了眼,他這會兒方寸已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王大川還有最後一擊,這一擊是他見到譚知翰之後,才想出來的,說出來,一定能夠打動譚知翰。
“譚道兄,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你的壽元快要到盡頭了吧?
要不然,你是不會這麼委屈求全的。可是我要告訴你,你的委曲求全是沒有用的。
秦之初的睚眥必報,那就不用說了,你再看看你的徒弟,是那種能夠把受的惡氣嚥下去的人嗎?
你在世的時候,還能約束住他們,可是當你過世之後,你還能約束他們嗎?到時候,他們沒了約束,他們肯定回到寧清縣去找秦之初算賬的。
可在這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他們三個能夠修煉到勝過秦之初的程度嗎?
不能吧?
不能,他們又要去找秦之初,那就是送死之舉,秦之初心黑手辣,到時候,肯定是要下黑手的,天昊道友他們三個到時候,都得喪命。他們一死,你的衣缽可就斷了。
就算是退一步講,天昊道友他們三個忍了下去,不找秦之初算賬,可秦之初又能繞過他們嗎?一旦相遇,還是要廝殺,到時候,你衣缽傳承戛然而止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第239章 經驗
第239章經驗
第239章經驗
高考了,加油!
王大川的話一下子戳中了譚知翰的死穴。
修真者並不是長生不死的,只不過是比普通人的壽命長點罷了,也許是長几十年,也許是長几百年,不管不管這個年限有多長,總有到頭的一天。
譚知翰就是如此,他已經明顯的預感到了自己的壽元即將耗盡了,也就是最近兩三年的事情,如果不能夠在這段時間內,在修為境界上有大的突破,他就只能不甘心地像一顆流星一樣隕落了。
沒有誰願意輕易死去,修真者尤其如此。譚知翰想了很多種辦法,但是一直沒有效果。在延壽、突破修為境界無望的情況下,他開始為自己的衣缽傳承挑選傳人。
就在這種背景下,趙天昊、宋雙環進入了他的視線,鐵牛因為是天生神力的緣故,譚知翰並沒有收他為徒,卻也指點了他不少修煉的訣竅,也算得上是他的一個記名弟子。
譚知翰一生都在追求仙道,從不敢鬆懈,也沒有成過親。在他快要隕落前的幾年,收下的徒弟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命根子。他現在是寧肯自己有事,也不願意看到趙天昊他們幾個有事。
王大川一直在觀察著譚知翰師徒的表情變化,他見譚知翰的神色不再平靜,就知道說中了譚知翰的要害。
“譚道兄,做師傅跟做父母一樣,都要在生前儘可能地為徒弟鋪平道路,要不然,等師傅死了,徒弟遇到了麻煩,在九泉之下的時候就算是想幫也幫不上了。
天昊他們三個視秦之初為仇寇,反過來,秦之初也是欲獨霸丹霞山,必定不會放過你的三位徒弟,如果你在生前不能夠給他們除掉這個後患,他們將來必有大難。”
趙天昊他們三個不是傻子,在王大川來之前,他們不知道求了譚知翰多少次,可是師傅就是不肯鬆口幫他們。現在他們見師傅有被王大川說動的趨勢,連忙跪著哭喊道:“師傅,你可不能拋下我們不管呀。秦之初一定不會放過我們的,你可得為我們做主呀。”
譚知翰闔上雙目,仰面長嘆,“罷了,我姑且找秦之初理論一番,如果理論不通的話,那就只能動武了。”
王大川知道譚知翰還沒有放棄口頭理論的選擇,不過他只是想引誘譚知翰上他的船,只要上了他的船,譚知翰再想下船,那就不可能了。
“譚道兄,你能夠做出這樣的抉擇,那就對了。我已經打探好了訊息,再過幾天,就是找秦之初理論的最佳時機了。來,咱們好好密謀一番,必定搞得秦之初灰頭土臉,說不定連小命都在搭在我們手中。”
京城,紫禁城,御書房。
順德帝坐在御書案的後面,御書案上擺放著很多的奏摺,這裡面有他已經批閱過的,還有未批閱的,留中不發的,其中有一封,是已經批閱過,卻一直沒有歸檔的,這封奏摺就是秦之初從寧清縣呈送上來的那封。
“培榮啊,吏部的公文應該到寧清縣了吧?”順德帝靠在龍椅上,有些疲憊地揉著眉心。
蘇培榮不溫不火地回道:“萬歲爺,估摸著時間的話,差不多應該到了。”
順德帝重新坐好,“秦之初的這封奏摺,朕看了好幾遍了。朕剛才又看到一封密摺,是參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