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趕緊雙手一緊,手中長槍如長蛇吐信,刺向半空中的袁立金。
袁立金使出纏、蹦的招式,長刀一壓長槍,已借力升空,在空中以壓頂之勢,長刀劈向對方的頭顱。
那顴骨高、眼睛狹長的匪首,趕緊舉槍格擋。
“噹”,槍上巨力傳來,匪首雙手一麻,身形一晃,他身下的馬被大力一壓,腳步蹣跚起來。
已飛過匪首頭頂的袁立金,揮手就是一刀,正在馬上急於穩住身形的匪首,急忙往前撲,被刀鋒劃傷肋部。
三招之內,匪首就被袁立金砍傷了。這個匪首這才知道,這些人看到他們劫道時毫無懼意,原來這些人都是硬手來的。
再交手幾招,這匪首愈發覺得抵擋不住,趕緊就調轉馬頭要逃。
官道之上,本就不寬敞,幾對人在大道上戰成一團,他這一調轉馬頭,時機不對,就出大亂子了。
左邊正與一位少年交手的另一強盜頭正往他左邊閃躲,兩匹馬就撞到了一起。
馬上兩人措手不及,那顴骨高、眼睛狹長的匪首,被袁立金趕上一刀斬在背上,摔落馬下,已是不活了。
另一匪首先被那少年砍傷右臂,摔落馬下,剛一起身,就被少年手起刀落,斬了首級。
另外與韋祖樂和兩個少年交手的三人,本來佔著上風,突然間,大首領與另一匪首被殺,三人就有些心慌。
 ;。。。 ; ;
第199章 戰爭的影響
袁立金與騰出手來的少年,立即殺向其餘三個騎馬的強盜頭目。
沒有接到號令,就在他們身後觀戰的那些匪徒一看,轉眼間兩個頭領就被砍了,有些人發一聲喊就圍了上來。
有一些卻打起了退堂鼓,就愣在原地。
被夾擊之下,沒等自己手下趕到跟前給自己施以援手,又有兩個匪首被砍於馬下。
交戰中,離馬車最遠的那個匪首,一看到四位當家的都已被砍翻於馬下,他也算機靈。狠狠一劍,逼開與自己交手的少年後,立即調轉馬頭,打馬而逃。
剛衝到他的坐騎跟前的手下,被他這一調轉馬頭,撞翻了兩人。
其他劫道的一看,唯一剩下的當家要逃,剛衝過來的匪徒便掉頭,撒腿就跟在馬兒後面逃跑,沒動窩的匪徒,一轉身,跑在了馬兒前面。
韋祖樂帶著三個少年在後面追殺,又砍了幾個強盜。袁立金喊了一聲:“停!窮寇莫追!”
四人頗有不甘地才停下腳步,仍然意猶未盡。
陳德一直站在車頂上觀戰,對韋祖樂和三個少年的武藝進境也是看在了眼中,喜上心頭。
即使這次點銀山之行,假如沒能發現靈藥,以韋祖樂和三個少年的武藝進境,在他們完好無損地回到古樂城後,這趟點銀山之行,就不算白跑了。
從頭至尾完全觀戰一次後,陳德對他們這一行中,最弱的幾人,就是韋祖樂和三位少年,對他們的武藝心裡有數了,覺得可以放手讓他們去拼殺了。
而自己是展竅境的修士了,對於這個世界的氣機反噬,陳德保持著足夠的敬畏,所以,在大竺境內對付劫道的,陳德就決定,以後都由袁立金和韋祖樂帶領三個少年應對。
這也可以讓韋祖樂和三個少年,在廝殺中得到足夠的磨礪。
他只在他們遇到危機時出手。
至此,陳德開始完全以一個旅人的眼光來看待沿途風光。
在天台宗內的傳道講壇上,曾有不止一位上師說過:
修道中,悟道至關重要。一味閉關,增長的是煉化的靈氣,越到高層次,靈氣修為即使已經達到破境所需的積累厚度,但是,如果修者的意識境界不夠,則始終難以破境,而意識境界的提高則來源於悟道。
要不是這樣,修者就只需在靈脈上閉關,不停煉化靈氣,就可以積累修為,直達長生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眾多修者在境界壁障前,修為一滯就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經歷、閱歷、見識,是修士悟道的基石。
這也是眾多修士滿世界奔波,在撞機緣的同時,他們的另一目的,就是增長閱歷、見識。
這也就是陳德自己,非要到點銀山撞機緣的緣由了。
兩國未開戰之前,靠近國境的居民相互間都有來往。
互通有無間,邊民間的差別就不甚明顯。
隨著他們的馬車越往大竺境內進發,展現在陳德面前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