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怒,你讓朕怎麼制怒!這吐谷渾攻我城池,殺我士兵百姓,你叫朕如何制怒?”李世民頓時衝著張允文咆哮起來。
張允文卻是站起身來,不卑不亢的說道:“陛下,這一個勁的發怒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當今還是考慮一下如何打這一仗為好!”
聽張允文這麼一說,李世民也慢慢的平靜下來,揮揮手,讓張允文退下去:“允文啊,你先下去吧,去通知李藥師侯君集諸位將軍,朕要開作戰參謀會議!”
張允文拱手一揖,頓時退了下去。
將眾位將軍們找齊,聚在南衙參謀院中。
一張巨大的隴右道地圖之下,李世民面色陰沉的坐著,其餘諸將各自按次序坐下。此時的李績,正在太原做長史,統籌漠南漠北之事,所以沒有機會參加這次會議,也沒有機會參加這次對吐谷渾的戰爭。
見人到齊,李世民起身沉聲道:“諸位愛卿,今日收到情報,說是吐谷渾出動大軍,攻打我涼州城。城內十萬兵民奮死抵抗,死者五千,傷者兩萬。實在令人扼腕!朕身為天子,自當護佑百姓!今日朕下定決心出征吐谷渾!此次出征,定要將吐谷渾完全的打殘、打垮,讓他無可用之兵,讓他不敢在東進一分!”說道最後,李世民已經是在揮動手臂大聲吼道。
諸將頓時聽得熱血沸騰,齊齊起身道:“喏!”
李世民慢慢的平靜下來,轉身看著地圖:“可是,這仗該怎麼打,朕還想聽聽眾位的意見!”說著,李世民的目光便望向李靖。
李靖“呵呵”一笑:“陛下,兵法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用兵之道自在一個‘變’字,所以,老夫也不知道這仗該如何來打!”
眾將領聽得李靖都是這般說了,也各自紛紛閉口不言。
李世民也笑了一聲:“藥師說的是啊,當年與突厥一戰,綢繆數年,眾卿與朕細細籌劃佈局,全面調控戰事資源,更有藥師與世績的臨機取決,眾將士的奮力搏殺,方才能此勝利!此次攻大吐谷渾與當時情況不同,這幾年,連續豐收,糧秣充足,倉稟豐盈,故這後勤糧草,尚還可以支撐。朕擔心的卻是這軍備問題啊!諸位給朕說說,這軍備情況如何了?侯愛卿,你主管兵部,你先說說!”
侯君集生有一副高大的身材,雙眉如刀,但眼睛卻是略成三角形,整張臉也成三角形,下巴尖尖的。雖說這侯君集戰功赫赫,可是張允文卻是在心頭看不起這位兵部尚書。別的不說,但說其生活奢靡,每日渴時便飲人奶解渴,僅此一點,便足以讓張允文厭惡了。況且其喜歡誇耀自己功勞,甚至在後來恥居房玄齡、李靖之下。貪贓任性,直至圖謀造反。還真是應了古人的那句話“君子立功,守以謙沖;小人得位,足為身害”。
只聽侯君集說道:“自攻伐突厥之後,十萬將士各回軍府,所用軍械各歸倉庫!若是陛下一聲令下,一個月內,這些百戰老兵便可集結完畢!”
聽得侯君集這樣說,李世民微微頷首。
侯君集又道:“可是陛下,若是我大軍勢如破竹,犁庭掃穴,慕容伏允帶著部將竄逃,這又該如何是好?”
李世民聞言,頓時微微皺眉。
侯君集又道:“吐谷渾一帶,地勢高拔險峻,複雜無比,多有沙磧冰原,茫茫千里,了無人煙。我軍追擊,在這茫茫荒野之中,卻是極易迷失方向,失去蹤跡。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有人堵在慕容伏允前面!”
張允文一聽到侯君集說道這裡,再聯絡吐蕃使團的動作,心頭頓時瞭然。
李世民沉吟片刻:“吐谷渾北面乃是隴右道,東面也是我大唐土地。若是慕容伏允戰敗,只能南逃或西竄。可是這南、西兩面皆是千里無人,又有誰去攔住伏允呢?”
侯君集趁機插言道:“陛下,前些日子不是有吐蕃使團到達長安麼?吐蕃處吐谷渾西南,正好可派兵阻截伏允逃路!”
侯君集話音剛落,就聽見一個聲音道:“此事萬萬不可!”
眾人一看,卻是張允文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唔,有何不可啊?”侯君集見有人出言阻攔,頓時露出不虞之色,
張允文並不回話,卻是拿出一沓厚厚的情報,上前兩步,遞與李世民:“陛下,此乃調查院收集的關於吐蕃的資料,陛下看過之後,即可明白!”
李世民疑惑的接過張允文手中的情報,垂首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他的雙眉竟然漸漸皺了起來,雙手翻閱情報的速度越來越快。末了,李世民將手中情報放在桌上,厲聲道:“想不到吐蕃小國發展如此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