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和佛學中陰身入胎時,愛戀男性則生為女身,愛戀女性則生為男身,道理相通。但他也只知道這一點,其他的就不透徹了,所以貽誤甚大。參禪、參話頭等修行人,很多在定時見到各種境界,如感覺到什麼,種種皆是獨影意識的作用。
我為何要叫你們注意唯識呢?就是因為古往今來多少修行人,甚至很有功夫者,將參禪,及定中的各種各樣境界,認為是自性、見道、得神通。例如能看光等作用,也能說過去未來事,其實,這只是自我催眠的最高程度,自以為已得了神通,已經得到了道果,不知這只是將獨影意識引發而已。或認為潛意識力量如是之大,有神通一樣的作用,他卻不知原子彈還不是明瞭意識所發明,數學上的妙理,哲學上的妙悟,都是明瞭意識的發現,只是很多人未充分發揮其力量,而將它用在嗑瓜子,打麻將,說笑話上面去了。實際上,自我催眠的催眠作用,第六感的靈感作用,以及西方人千里眼等,皆是獨影意識的功能,而非真神通。故定中發現什麼,皆此而已。許多修行人通宗不通教,故有此錯誤。所以修密,修禪的多半是易落此病,自以為已修到了秘密難思之境,豈非可嘆!故學密宗者必須通教理及深究唯識,便是此故,如此才能分別這種境界是什麼,才能入“證自證分”。否則將夢……等獨影意識當作究竟,當作自性光明或神通妙用,便糟了。另外,獨影意識不僅在夢中、定中起作用,且白天身心太過疲勞即會眼花,或錯覺、幻覺,都是它的關係。現代心理學最多隻發展到此。但不要因此而隨便作批評,必須深刻了解它以後,才可以下斷語。
前五識如前述是第六識的前鋒,但第六意識愈用,薰習愈深,愈老愈頑固。嬰兒時只有前五識和第七識、第八識;第六識是由於後天漸漸薰陶引發,分別意識始現行。第六識即阿賴耶識的妙用,千萬要清楚,它是中心,它是總指揮,非常重要;而總司令則為第八識,它含藏一切種子,是一切後勤兵員補給的總倉庫、總司令,而第六識總指揮則為第八識總司令的縮影。這一點極為重要,希望大家特別留心。第七識我執--末那識,此譯甚為勉強,實際上非我執之意,而是意之根,它非真我,只是意識之來源,更非第八識道體上的真我。當我們打坐時,妄念分別心不起了,但“我見”真意還在,它就是第七識。第六意識起分別的功能,即從第七識根本上來。明瞭意識,獨影意識不起時,“我”這個觀念還在這兒。如打坐入定時,身體似乎忘記,其實不是真忘記,只是身體感覺輕微了,地水火風空見覺及分別起動柔軟緩慢了,但“我見”還伏在根裡,是即意根、我執。很多修行人,將此意根當作真我,以為認識真我。其實,這正是《楞嚴經》上說的:“觀彼幽清,常擾動元。”便是這個劣根。今日上午我所說的真我--“唸佛者是誰?”“是我”的我,實際上並非此第七識的我。故說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
第七識平常何在?前五識及第六識起用,此第七識的作業功能,皆包括在其中,常川流注。再歸納來說,前七識皆包括在第八阿賴耶識。(此識無法譯,只能勉強譯為含藏識,能含所有一切過去、現在、未來的種子。)
此識甚難懂。玄奘法師將八識歸納起來,作八識規矩頌,其中說到第八識是“受燻持種根身器”。受燻,如抽菸者慢慢染上燻上,謂之熏習,也就是氣質變化的意思。持種就是保持這些種子,一切習慣性的種子,每人有不同種性,父母遺傳的因素雖有影響,但那只是增上緣部分。各人阿賴耶識種性不同,姑且把父母未生前算它屬於先天的種子階段,它接受了過去一切受燻的習氣,再受現在生命階段的現行作用,從現行引發過去種子的習氣功能,也由現行形成未來種子的動力。老年時頭昏眼花,腰痠背痛,坐在靠背椅上,走不動,打呼嚕,一閉眼,以前數十年的經驗皆忘記不了,數十年來所作所為,皆一一呈現在眼前,能持種子,一點皆未放棄,因緣果報之理,即由此而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所作所為,皆有果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所謂“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緣果報的道理,又譯為異熟,它是異時異形相而成熟,報的方式不同,時間空間都不同,但種子的力量還在這裡,這便是受燻持種的大概。
第八識的功能,包括兩種歸納性的作用:根身器。(一)根者,即生理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構成的身體。(二)器者,整個三界宇宙一切物理世界的物質都在內。故一般人誤會佛法所說的唯心,是第六意識的心,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其實是指第八識心王而言。
“去後來先做主公”,當人死時前五識感覺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