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禁便聯想到萬一結果時也是這等天氣,那一年的成果豈不是泡湯了所以,許多瓜農都覺得今年天氣異常,不適合種瓜,紛紛的改種了別的,以至於往年西瓜香瓜等消暑瓜果大量上市時,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這些小販不少還是杭州、德清、富陽等地來的呢
引章聽了恍然大悟,其實她們當初種瓜時倒沒想這麼多,只想著趕緊快快的種點東西,別叫那些地空閒著了,哪知道竟然誤打誤撞還真是種對了引章大喜,便跟小販們說地裡倒是有個六、七千斤,香瓜也有三千斤左右,但是家裡人少,忙不過來,如果他們要買,最好自己僱車上地裡去買,還能給算便宜些。
小販們大喜,當即便有五個人搶先下了定金定下了,當天便有一人僱了車跟她們回家摘瓜,第二天、第三天再分別去兩人。
一直忙了三天,地裡的瓜基本上銷售一空了,按西瓜兩文、香瓜三文一斤,總共六千斤多斤西瓜紋銀十二兩多,三千斤香瓜則賣了九兩多,除掉留下自家吃的,再加上地裡剩下的一些,駱五與馮嫂夫妻兩個零零散散賣了六七天,加起來也就二十五六兩左右。引章掂量著這些碎銀,不以為然笑了笑:農民還真是不好當啊
忙完了西瓜,又要準備收穫別的了。
豆角、茄子長得太快,又種了不少,根本來不及吃,留它們任意生長很快就會長老了,到時候白白浪費。於是引章便讓魚兒、馮嫂、駱五幾個把長得恰到好處的豆角與茄子都摘了下來,摘了滿滿五大竹筐,叫大腳挑回家去,馮嫂與魚兒、安寄翠一起用刀把茄子切成一長條一長條的,攤在竹簸箕裡,放在太陽底下曬,準備製成乾菜吃。豆角也是如此,只是比茄子多了一道程式:需要先放進煮滾的一大鍋水裡稍微焯一焯水,然後再撈出來曬乾。
土豆也該收穫了。引章特意囑咐了結巴等一番,讓小心著挖,別一鋤頭下去把一個土豆斬成兩段,那樣傷得太多,不便儲存。
結巴與大腳一邊挖,引章、馮嫂、魚兒一邊在後邊撿,馮嫂與魚兒拿著一個個土豆,土黃色的皮,橢圓形雞蛋、拳頭似的形狀,嘖嘖討論,看了個夠。不過,她們討論來討論去,端詳又端詳,一致不太相信這東西有什麼好吃的。
引章便笑道:“你們不信沒關係,今天晚上我給你們做一頓土豆大餐保管你們回味無窮”
是 由】。
第48章 土豆
飯時,引章果然做了一桌子的土豆菜餚。土豆塊燒豬肉、清炒土豆絲、酸辣土豆絲、油炸土豆條、土豆燉牛肉湯、蒸土豆泥,而且,還有埋在灶裡灰下整個整個連著皮的烤土豆。
一上桌,烤土豆與油炸土豆的香味最濃,一上桌陣陣飄香,以壓倒性的優勢完勝其他菜,大家吸一吸鼻子,伸出的手和筷子首先便向這兩樣招呼,引章大笑,道:“別光吃這兩個,土豆塊很好吃,土豆絲更美味下飯,來來來,快點都嚐嚐”
筷子上下翻飛,大家都笑著品嚐,一夾入口,“啊”、“呀”、“真好吃”各種驚訝各種讚歎飛出各口,笑聲不斷,十分盡興的吃了一頓特別的晚飯。
在現代,優良的土豆品種能達到畝產五、六千斤,當時肯定達不到這種水平但是根據挖了一壟的產量來估算,也有一千四五百斤左右,一家子人吃肯定是吃不完的,除了自己吃、留種、餵雞喂牲口,引章不得不考慮考慮這麼多土豆該怎麼處理?不過好在土豆有一個好處,就是成熟了不必要一次性全部收穫回來,在地裡不會壞,可以慢慢的收,霜降前收完就行。
想起從前吃過的土豆粉條,引章很想試試。
說幹就幹,做土豆粉條首先要有土豆粉。於是,她便讓駱五和大腳去鎮上石料坊買了一個又深又大大的方形石槽回來。將挖回來的土豆挑選出完好無傷的,一遍遍清洗乾淨,放到石槽裡讓結巴和大腳把土豆舂打粉碎。旁邊放了一口高到她下巴的大水缸,缸上蓋著一個孔眼細密幾如針眼的竹篩子。把舂得像渣一樣的土豆泥放在竹篩子上,叫馮嫂用水一遍遍搓洗出澱粉慮進水缸裡。
饒是大腳、結巴力氣大,馮嫂也很麻利勤快,但是抵不過裝備太原始,這一道工作進行了兩天,耗費了近兩百斤土豆,才洗出了半缸子澱粉。
接下來,便是把澱粉提純。剛剛洗出來的澱粉中含有許多雜質,顏色蒼灰,還不能用,必須提純。這活技術含量不高,也不難,就是耗時。
洗完了土豆泥,一缸子水透著濃濃的深褐色。待澱粉沉澱之後,引章便叫馮嫂用瓢小心的將水舀出來倒掉,直到呈現出下邊的半缸澱粉。這時的澱粉還含有許多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