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學子中挑選合適之人即可。”
陳元笑了:“太尉大人,下官倒是認為,皇上派去監軍的人,應該能保證足夠的忠誠,並且有一定處理問題的能力。那些學子只是讀了一些書本而已,遇到事情的時候毫無經驗可談,實在不足以委以重任。”
仁宗聽的點頭:“嗯,世美說的很有道理,那從哪裡抽調人手合適?”
陳元說道:“可以從各州郡抽調人手,入駐地方作為監軍。微臣建議,凡是願意去軍隊做監軍計程車大夫,皇上可以給其再發一份軍餉。同時若是部隊立戰功,他們也同樣受到嘉獎。”
話說道這裡的時候,司馬光的眼睛閃亮的看著陳元,他很明白,若是這一千多個士大夫真的進入了軍隊,靠著軍功升官的話,那麼從今以後,他們就是連線士大夫和軍隊之間的一座橋樑。
透過這些人,可以很好的協調好軍功階層和士大夫階層之間的矛盾。同時,陳元的這個提議也為後面的下一個變法做了鋪墊,官員的升遷
一千多個人被抽入軍隊之中做事,這就註定了大宋多出了一千多個位置,按照一個縣五十個文職人員來算,這一下等於是讓七八個州完成了對冗員的裁減。
司馬光發現,這個辦法真的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如果陳元真的能把那些士大夫全部安排好,不像范仲淹那樣讓很多人直接下崗的話,他能接受。
他的嘴角微微笑了一下,往前一站,站在那些主張新政的人後面說了一句:“萬歲,微臣附議。”。
第476章 不近人情
第476章不近人情
改革軍制的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仁宗宣佈退朝。
退朝之後陳元單獨求見,向仁宗彙報一下關於党項的問題,還有他對於東瀛現在的想法。剩下的事情他就可以不管了,這次回來只有幾天的時間,他不能留的時間太長,否則言官會彈劾的。
即便是陳元只回來了兩天,司馬光已經上書仁宗,彈劾陳元擅自離開前線,要仁宗馬上趕陳元回去。
仁宗在書房裡面把司馬光的奏摺放在陳元面前:“世美,想多留你幾日都不行,你昨天上午回來,這司馬光下午就送本了。這些言官們的嘴巴實在厲害,朕不想和他們辯論。沒什麼事情你多回去陪陪懿兒,早些回去吧。”
陳元點頭:“是,臣後天一早就走,絕對不會讓那些言官們說什麼的。只是關於東瀛的事情,臣有些話要和萬歲奏明。”
仁宗一擺手:“行了,那些事情你看著辦,朕要的是糧食,至於你怎麼弄來的,朕不會去管,我相信你能做好。倒是李瑋和長公主的事情,現在已經出現了轉機,該如何收場可能還要你去出面。”
陳元心中明白,仁宗是個仁慈的長輩,他始終把自己子女的幸福掛在心上,甚至有的時候超過了一些國家大事。這對於一個霸主來說是最要不得的事情,所以仁宗現在的野心自己必須小心的維護,因為對仁宗這樣的人來說,野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
陳元想了一下,怎麼收場自己是不方便說的,也輪不到自己卻說,等到水到渠成的時候自然會收場,但是那梁懷吉怎麼辦?
說實話,陳元真的很欣賞梁懷吉,第一次見面梁懷吉留給他的印象非常好,而且,陳元喜歡這種敢於挑戰別人不敢做的事情的人。
身為一個太監敢去追求愛情本來就是一件極度挑戰自我的事情,更何況他勾引還是公主
如果把他放在汴京,說不定等到公主不在意他了,仁宗真的會和梁懷吉秋後算賬。這樣一個太監,死了未免可惜。
陳元上前一步說道:“萬歲,昨日我碰到那梁懷吉了。”
仁宗的雙目果然泛起一道寒光:“哦?他說和你說什麼?”
陳元說道:“他讓微臣也帶他上戰場。”
仁宗聽到這裡,嘴角慢慢的揚了起來:“成全他,哪個戰場最危險就讓他去哪個,最好不要讓他回來。”
再仁慈的人也有發怒的時候,仁宗早就想收拾梁懷吉了,若不是他自己怎麼會掉那麼大的面子?只是前陣子看在長公主的份上饒過他而已,現在既然他自己要去送死,仁宗自然成全他。
陳元點頭:“是,臣打算,讓他到底下一支部隊去當監軍。萬歲以為可以麼?”
仁宗看了陳元一下:“讓他當監軍?不必了吧,既然他想和李瑋一比高低,就讓他也去當都頭吧。記住,必死之戰,讓他出戰。”
陳元應道:“是。”
如果梁懷吉真的戰死沙場,那是皆大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