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們更大的權利,宋軍能打贏任何看起來強大的敵人文彥博指揮的可不是新軍,這個時候如果連文彥博都破例可以擁有指揮權,不用向朝廷彙報的話,那軍制的修改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可是夏竦現在偏偏不能反對,原因很簡單,文彥博是他的門生,是他舉薦的,他也非常希望文彥博能打贏這一仗。
龐吉也馬上意識了過來,正想著自己該說什麼的時候,歐陽修反應極快的往前上了一步:“萬歲,陳大人所言不無道理,微臣以為,當改變軍制,讓統軍之人有臨陣決斷的權利。”
范仲淹,韓琦,富弼,宋祁,一個個的站了出來附議。龐吉看看夏竦沒有說話的意思,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他知道,說也沒用了。
修改軍制,就作為的變法的第一個內容,正式被提上議程,而且是必須馬上做出決定。
司馬光在後面一言不發,他怎麼都沒有想到,今天自己根本沒有出手的機會就讓對手摘取了第一個勝利的果實
陳世美挑了一個很合適的時機,他在所有人都覺得必須要變的時候提出了改變甚至司馬光自己都明白,如果不給文彥博想往哪裡追就往哪裡追的權利,根本不可能逮住那個想往哪裡跑就往哪裡跑的王倫。
而且,陳元沒有涉及到其他的事情,比如官員升遷,比如均公田,連提都沒有提起。
龐吉說這個陳世美很厲害,昨天司馬光還沒有感覺出來,今天,他終於知道了。
不過在司馬光看來軍制的改革有一個很大的阻力,那就是在於那些武人的身份。趙光義因為沒有他哥哥的那種本事,無法控制住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所有選擇了整個士大夫集團來壓制武將,仁宗就不擔心武將的桀驁麼?士大夫們甘願失去對武將的控制麼?
司馬光沒有說話,他想看著陳元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
軍隊的改革主要就是依照范仲淹的政策來的,把宋朝的百萬大軍精簡,留下精兵三十萬即可。
剩下的人可不是讓他一下就回家了,而是仿照三國時期的屯田兵,轉為二線士兵,在固定的地方安營紮寨,平時務農,修築水利和道路,農閒的時候訓練,每年兩個月。
等到打仗了,他們作為後備部隊聽從調遣,並且在戰爭突發的時候負責守衛自己的家鄉。
這七十多萬人自己養活自己,雖然戰鬥力將下降一些,但是大宋可以節省出很大的資金來來打造那三十萬人的職業士兵。這保證了剩下的三十萬人可以全部按照新軍的裝備完成換裝。
關於將領的問題,范仲淹提出任用專門的將軍練訓練那些士兵,以改變以前那種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
陳元還提出了讓仁宗選派文職官員,長期入駐那些千人以上的部隊,擔任監軍一職位。平時協助那些武將共同管理部隊,不得插手訓練。有戰爭的時候負責監督武將的忠誠,關於作戰這方面,只能提出建議,不能剝奪武將的決定權。
並且監軍要輪流調動,每兩年或者三年調動一次,擁有直接向仁宗奏本的權利。
以前的監軍都是打仗以後皇上臨時委派,像這種文官長期入駐的現象是從來沒有的。
這是陳元仿效日後的政委一職位想的辦法,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反正毛老頭用這套辦法控制了部隊,而且儲存了部隊的戰鬥力,最終把全副美式裝備的老蔣給打跑了,想來是錯不了的。
仁宗對這個提議也是很感興趣,因為那些士大夫是宋朝現有政策的受益者,讓他們長期入住軍隊監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武將不會生出異心。
就像司馬光想的一樣,軍制已經要改變了,但是那些士大夫真的甘心放棄長時間在武將面前的優勢地位麼?就算是提出這個建議的歐陽修其實內心都有些對武將的擔心。
陳元的方法無疑是給所有人找一個定心劑,以後他們還能控制住武將,這在龐吉和夏竦看來,已經是無法阻止軍制改革之後最佳的方案了。
司馬光不禁又把目光投向陳元,現在他真的有些佩服這個駙馬爺。
陳元忽然又衝他笑了一下,讓司馬光更佩服的還在後面,他繼續說道:“萬歲,微臣以為,若是在千人以上的部隊都派駐監軍,三十萬部隊共需要各級監軍四百到五百人之間,同時那些邊防要塞的二線部隊也要有監軍長期駐守,粗略算計一下,總共缺少文職官員大概在一千兩百人左右。”
當陳元提出人手的時候,夏竦馬上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妙,上前一步說道:“萬歲,微臣以為每年科考的學子過千,只要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