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
因
階
段應該在 21 歲之前形成。我發現很多輔導個案的情況與他說的吻合
的心理障礙 。與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滿足有很大的關係。
21 歲之前五個階段的主題成長需要是 :
· 第一個階段 :1 歲以前 —信任與不信任
· 第二個階段 :2 歲一 3 歲— 自主與羞愧
· 第三個階段 :4 歲一 5 歲— 主動與內疚
· 第四個階段 :6 歲一 11 歲—勤勉與自卑
· 第五個階段 :12 歲一 21 歲 —對身份與角色的困惑
下面簡略地介紹每一個階段的意義。
第一階段 :1 歲以前一一信言任與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
· 肚餓 — 被餵食物
· 受驚 — 被擁抱
· 哭泣 — 被擁抱
若在這一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孩子會覺得生長在一個安全的
方。長大後,會是一個開朗及信任別人的人。
若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會覺得生長在一個不
全的地方。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以下
個性 (特徵 ):
· 表現得異乎尋常地害怕被遺棄 ;
· 拼命地尋找一個依賴的物件 ;
· 需要別人照顧 ;
· 不能信任任何人。
與此階段有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
· 竭力維持毀滅性的感情關係,而且表現出偏執狂症的傾向,如
暴飲暴食,或過分地需要別人的誇獎。
第二階段 :2 歲一 3 歲—自主與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
·u23401X子開始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機能,注意到身休的能力及限
(如控制大小便 )。
若這一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受到家長支援及尊重,他會獲得
滿自主能力的感覺,覺得他自己對這個世界 有一份影響力。
若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長中得不
或受到惡意的批評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嘗試學習如何控制大小便的過程
中,他很容易產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
個性 (特徵 ):
· 經常覺得自卑、無用及不可愛 ;
·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
· 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必須依靠別人的人 ;
:今天
地
安
的
制
充
到鼓勵,
現以下 的
第 31 頁 共 81 頁
· 覺得自己生存的權利取決於對別人的重要性
· 經常做出不恰當的道歉。
與此階段有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
;
·u19981X知道白己真正需要些什麼,不能拒絕別人的要求,害
驗,害怕面對別人的憤怒。
第三階段 :4 歲一 5 歲— 主動與內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
· 喜歡幻想、創造及按照白己的主意行事 ;
· 發展出主動性。
若在這個一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受到家長的支援,他
出他的想法,表達他的情緒,並且他會發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家長不支援他,反
出的嘗試而處罰他,他會覺得內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動性,
者秘密地進行。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
個性 (特徵 ):
· 害怕犯錯 ;
· 感到無助及內疚 ;
· 只懂得安慰別人 ;
· 迴避風險 ;
· 隱瞞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