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轉軸做好後,接下來就是做大車輪,這個工程比較龐大複雜,需要很多人輔助,出了工匠以外,朱又調來了許多士兵和囚犯前來幫忙。

大車輪做好之後,再裝上篾織葉片,捆上提水的竹筒,大水車總算竣工了。前前後後花了近半個月的時間。

朱建設河西走廊的思路就是以農為本,兼顧工商。農業在古代是支柱產業,因為古代人吃、穿、用的東西大多都是地裡長出來,或者是將地裡生長的產物簡單加工而來的。而商人只是把東西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本身並不生產財富。一匹布從長安販賣到洛陽,商人們會賺不少錢,但對於整個國家來說,財力並沒有因為這個行為而增加,那匹布還是一匹,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而已。

所以古代高明的統治者都重視農業,這並不是見識短淺,而是大局觀。古代的農業的地位大概相當於現代世界製造業的地位,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都是以強大的製造業立足的。因為當今社會人們所使用的生產生活工具大都是製造業生產出來的。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再有錢也不能成為強國,典型代表就是沙特,連面積比它小到不像話的以色列都打不過。許多大國領袖都重視製造業的發展就可見一斑。

農業發達了,人們吃喝不愁的時候才有功夫琢磨別的事情,英國的工業革命之前首先是農業革命,大農場式的生產方式取代了一家一戶的自然經濟,促進了農業的長足發展。

農業發展的同時,手工業也必須重視,因為這是科技進步的主戰場,來自後世的朱知道,未來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所以這一塊絕對不能丟棄,他將會用後世的先進位制度來管理這一領域。

至於商業,朱只把它看成是互通有無的手段,最多隻是利用,但絕對不會扶持。

朱仰望著這個直徑達到二十米的大水車,心潮澎湃,將來的農業大發展就靠它了,這個時候朱也只能種種小麥。雖然他也很想種高產的土豆、玉米和紅薯等作物,但那玩意兒還在美洲大陸呢。距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還有一百年的時間,純粹就別想了,這個外掛開不了。

朱對世界歷史的發展與其他人理解的不同,別的穿越小說的主角一上來就航海,發現新大陸,掠奪資源,似乎這是中國發展的捷徑一樣。

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

殊不知,世界列強的崛起根本上靠的是工業革命,而不是航海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些只靠掠奪的國家最後也不是沒落了?而德國這個沒怎麼參與過航海的國家不也是很強嗎?更何況老子被封在了內地,想航海也沒有港口啊。

所以朱將自己發展的重心放在了農業和手工業上,當然對理科不甚精通的他也不期望在自己這一代弄出個工業革命,但歷史發展的走向一定要告訴後人,讓他們不再走彎路。

當然朱也不會故步自封,閉門造車,既然海陸走不通,那還不是有陸路嗎?朱所在的位置雖然與西方世界相隔遙遠,中間國情複雜,但大體上來說分為以下幾個勢力。

首先,朱的西邊是哈密、沙洲這些後來被統稱為關西七衛的小部落,力量較弱小;哈密西邊就是東察合臺汗國,也就是明朝人所說的回鶻;回鶻的勢力一直到了今天的中亞的烏茲別克東部一帶;回鶻再往西就是朱最擔心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西察合臺汗國演變過來的,佔據了烏茲別克東部到伊朗伊拉克的廣大地域,這一地域在古代被稱為波斯,實際上帖木兒帝國也只是波斯的一個朝代,相當於中國的唐宋元明清;過了波斯往西南走就是阿拉伯半島,這一帶在古代被稱為大食;波斯往西北走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今天的土耳其一帶,控制著黑海,由於奧斯曼土耳其是突厥人建立的,我們可以稱之為突厥勢力;過了土耳其就是歐洲,一直往西北走就可以直入歐洲腹地,到達德國,德國再往西就是法國、西班牙,是大陸的盡頭。當然,還有兩點要注意,就是代表波斯勢力的帖木兒帝國的北邊是金帳汗國,控制今天的俄羅斯一大部分;另外就是南亞的印度諸邦,也是個繁華富庶之地。

如果朱像唐僧取經一樣,一路西遊,就可以和近代文明的中心歐洲接軌,將先進的技術帶到中國,徹底改變封建末期的中國固步自封的狀態,使自己的子孫後代避免落後捱打。當然這是很不容易的,上面提到的任何一種勢力地盤都比他大至少幾十倍。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不幹點困難的事,那豈不是白穿越了?鐵木真一開始的地盤也不大,哥還比他多幾百年的見識呢。

朱面帶笑意地注視著這個大水車,暗道:那就讓一切從這裡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