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當年的故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故事,警探以為自己在幫著亞瑟救贖,是在抓住他內心魔鬼的源頭,卻不知。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最後亞瑟的結局一樣,半邊臉半邊腦殼毀容,雙腿殘廢,就像是他的人生一樣。本就是殘缺的,或許他早就知道了這個答案,或許他早已經猜到了當年的故事註定對自己而言是個悲劇。所以他不去找,甚至不去問。只是復仇,然後繼續自己的生活。
奮鬥著自由的生活。最終的結局只是殘陽之下,林中小屋,一道輪椅上的身影,蕭瑟、落寂,按照法律而言他還逍遙法外,可對於雙腳已經沒了又毀了容的他而言,這看似美輪美奐的林間景緻,就是他的囚籠,落葉枯黃,人生淒涼,生不如死。
或者,就像是周潤發飾演的父親一樣,死,是解脫,更是一種幸福,一了百了。
揹負著,才是最痛苦的,總要有一個人揹負著,當只剩下你自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是那個揹負的人。懦弱的人不配成為揹負者,而強大的人不會讓自己自我終結,哪怕他痛苦著,也不會逃避這痛苦的揹負。
一個亞瑟,一個亞瑟的父親,這就是傳承,當你覺得你自由了的時候,實際你已經徹底失去了自由。
一縷陽光透過林葉而來,一道身影站立在輪椅之後,阿什麗推著輪椅上的亞瑟,漸行漸遠。
依舊是那個蕭瑟有些陰森的森林,渺無人煙,但那一縷陽光,卻衝破了所有。
當你以為你不夠自由的時候,或許,你已經很自由了,比起很多人而言。
故事的結尾劇本就描述的比較模糊,李安看過劇本後第一反應也是要在最後一個場景加快速度,留一個不是開放式卻勝似開放式的結局,而對於最後的交代,則不落於筆墨,葉超達弄劇本的時候相信懂劇本的人不必自己去詳細闡述每一個點,因為他清楚一個好導演甚至好演員,會用自己的方式來做一個結局,無論是畫面還是劇情還是對話,就像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一樣,這部影片的結局,也可以拍成不同的幾個版本,葉超達留下落在紙上的,是他覺得足夠好的一個結局,但是否夠大眾,他不敢說。
誰生誰死,結局到底是一路****底,還是來一個比較委婉的白,亦或是葉超達這種結局,都可以,最後一個場景,人物眾多,鞏麗和她的一家人、阿什麗的父母和弟弟、警探、殺手、楊以辰和阿什麗。
葉超達的結局,多少還有點東方的感覺,該活著的都活著,只是留了一個有爭議的點,那就是警探的死,在劇本中葉超達就提到了警探在長達十幾年的追蹤中,其實警員的身份早已經沒有了,他也做過很多並符合規則的事情,包括最後和殺手形成默契,抓人來逼迫主角現身。
所有在座的演員有一個共識,在第二天一大早的聊天中就透露了出來並得到了彼此間的認可。
這部戲如果拍成了電影,能夠看到結尾且感覺到這部影片不俗的人,任何的結局,其實都是他們可以接受的,無論誰生誰死,只要導演和演員能夠表現出那種畫面,那即是合理的,能夠接受的,譬如亞瑟死了,同樣也可以是一種終結,警探帶著一切證據回到最初的地方交給警局,然後自首對自己這一路追蹤所犯下的罪行懺悔,這就是相對比較正常的結局,也沒問題啊,完全可以這麼拍。
看完劇本,每一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理解,他們也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一次集合情況下的探討劇本探討劇情,在開放式的結尾選擇中,就勢必會有開放式的中間思維,包括亞瑟父母上一輩的恩怨,你不可能詳細到每一字去解讀,更不可能給那恩怨定義善與惡,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立場,在堅定的立場面前,有些時候法律和道德是要靠邊站的。
在場都是劇中比較關鍵演員的飾演者,可以說,他們每一個人都能代表一種世界觀,每一個人,都可以演繹出一群人的縮影,思維、行為非常具有代表性,不管戲份的多少,至少這個角色出來,在電影中就不可能被忽視掉,只要你認可這部電影,就一定會牢記住電影中的這些配角,李聯傑在獄中的角色,既有與程龍那個角色的交集,又有對楊以辰飾演亞瑟成長的教導,他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不說影響了亞瑟,至少讓他對程龍那個角色有了一定了解,這才有了之後的追蹤到他們的行蹤。
而很多劇本中故事和人物不好說的大道理,透過李聯傑的口,劇中是傳入楊以辰的耳,實際上卻傳入到所有觀眾耳中,就算你對這部戲的整體觀感印象不正面,但至少你知道,藝術創作往往就需要打破墨守成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