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和一名小後生,用大小鐵錘丁丁當當敲打了一具大鐵耙,由師付鉗住快冷了的成品,往黃泥水中淬火“嗡”一聲濃密的白色水霧蒸騰。
文昌一身青直掇,肋掛小包裹,大踏步進了門,他人生得俊,個兒高大,一表非凡,青布直裰掩不了他的英風豪氣,店主人眼睛夠利,迎上含笑道:“客官好早,請裡面奉茶。”
文昌抱拳為禮,說:“打擾了,小可要買一把劍,可肯讓小可一觀?”
“客官請看貨,請問是打造嗎?”
“不,小可要趕路,要現成的。”
店主走到兵器架旁,扭頭打量了文昌一眼,淡談一笑,不去架上取掛在架上的劍,卻拉開了一邊長櫃門,伸手虛引說:“客官請任意挑選一試。看看可有趁手的?這裡面是百鍊上品,最輕的六斤四兩,最重的九斤九兩。”
六斤四兩的劍,劍身薄而窄,但只能走輕雲,不能使用格架攔託,通常是高手名家使用。九斤九兩的可以擋硬傢伙用,使用起來勢沉力猛,大多是練劍有成的好手所用。但一般來說,即使是三流人物,也喜歡使用六斤四兩的劍,因為臂力不夠,而且可以充充名家,只消唬唬不懂拳腳的人就成。
櫃中共有十幾把連鞘長劍,其中一把裝飾得十分美觀。沙魚皮鞘,雲紋度金護殼邊。上護偃半圓,下護鍔突出便於架託。鑲銀纏絲靶,青銅雕花雲頭。大紅流蘇,絲條纏蛟筋掛帶。另一把擱在一旁,黑木旁鞘,外罩綿蛇皮,蛇皮斑斑剝剝,破爛處顯出裡面的木胎,難看的要命。鞘尖是銅絲一般的鞘箍,護鍔是同料的八葉內孤,也就是說,錯字決可以趁手,卻無法扣託。把也是同質的奇怪金附,似鐵非鐵,似鋼非銅,是連劍鑄成再刻化的,刻的是拖了一條怪尾巴和一隻腳的六隻雷鳥,怪尾巴形成奇怪的握紋,正反皆可握實。雲頭上未飾劍穗,鱉腳之至。
文昌略—打量,伸手便拿起那把古劍。店主呵哈笑,搖頭道:“許多名家伸手時,便抓這把爛鐵,但都會失望的丟手,真怪。”
文昌一按卡簧,劍無聲的跳出,恰好落實掌心,首先便吃了一驚,心說:“天!好手藝。造劍的人了不起。”
他拔劍出稍聲息毫無,他不用看,便說:“鞘口和鞘內的夾片,是真正的純金所造。”
“啊!客官象是知道哩!”店主驚然叫。
文昌不理他,仔細察看劍身。劍身確實窩囊,青中帶灰,斑斑剝剝,鏽蝕得象是蛤蟆皮,怎算是劍?但入手甚重,重量不下十斤。
他扣指一彈,“嘎”一聲悶響,毫無金鐵之聲,他是兵刃行家,大由大奇,按理如此沉重的劍,不象是蝕腐了的哩!
“晤!怪!”他自語。
再彈幾記,他略一沉思,暗運神功伸兩指夾住劍身,內力徐吐。不久,突覺指尖有浮動之象,鬆開一看,怪!鏽斑已盡,並無異狀,但他卻心中一動。
他微微一笑,點點頭,將劍身貼在耳邊,默運神功扣指猛彈。
在外人聽去,仍是一聲“嘎”!但在他耳中卻變成了雷宣告陰。
“請問,這把怪創是從何處得來的?”他問。
“是東面城因城縣南斗山一個樵子拾得的,賣給小店作廢鐵。小店因形態與今世的劍不同,留在這兒讓客人品認。”
“多少銀子?”
“怎麼?客官想買?”店主驚然叫。
“不錯。”
“客官竟買這把廢劍?殺雞麼?哈哈哈!”店主狂笑不已。
“多少銀子。”文昌木無表情地問。
“客官真要?”
“在下從不戲言。”
“好吧!小店買來是一百制錢,客官瞧著辦好了。”
“你說個確數。”
“一兩銀子。”店主正色答。
文昌取出銀錠,十兩重的共有五錠,塞入店主手中;一面翻起腰帶露出裡面的皮腰帶,拉出扣絆掛上劍,說:“我給你五十兩,謝謝你。”
五六名夥計包括了店主,全都張口結舌呆在那兒,文昌走到火爐旁,極有耐心地用火慢慢迫烤劍身,一面笑問呆在—旁的店主:“斗山,在下不知道。貴地可有人知道麼?”
店主傻傻地說:“怎能不知?上下有不少石穴,據說是上古仙人修煉之所,不時可以看到奇怪的白鹿出現,鬼才看見過神仙,傳言而已。”
文昌不住點頭,介面道:“山上下有五穴,一通崑崙,一通隴山,一通武當,一通青城,一通長安。哈哈!這當然是神話。穴中沒有傳說中的千年靈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