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著她到宮裡去提一句當初父親自請撂了牌子的,還有黛玉的親事怕還是要靠著她掌眼,可單獨備出來又太招眼了。;林璟玉想了好一會兒才對林風家的說:“我記得庫房裡有一扇八寶屏風,繡的是石榴花,前些日子新繡成的,費了好些功夫,擺出去賣了又覺得可惜,錦瀾閣不是送到府裡來了嗎?”瞧林風家的點頭,林璟玉交代道:“你給黛玉說讓她將那屏風添置到給徐府的節禮上,其它的,兩家都加厚半成。畢竟是到京城的第一個節禮。”
石榴象徵多子多福,顏色也喜慶,到時候添到徐大小姐的嫁妝上也好三朝回門的時候擺在屋裡也好,都可以討個喜慶。想必徐夫人比對著去年的禮單就知道那是林家對她告知這些資訊的謝禮了。
“還有江家的節禮,讓黛玉將單子擬出來寄回去,讓林伯準備著給江家送去。”
林風家的點頭,瞧林璟玉沒什麼說的了才問道:“徐小姐下月初三辦賞花會,給姑娘發了帖子,姑娘問問你的意思。”
林璟玉想了想交代道:“這個肯定要去,你讓黛玉親自去趟徐府,問問徐大小姐貴女們可有什麼忌諱,穿衣梳妝的習慣,問清楚了再叫錦瀾閣做衣裳打首飾。”
林璟玉又想起諸多細節,索性對林風家的說:“罷了,這事兒反正也不急在這一時,明天我親自給她說。”
林風家的瞧林璟玉吩咐完了便退到外面和語簫閒聊了幾句,她們之前一起在林璟玉身邊服侍,現在一個依舊跟在林璟玉身邊隨身服侍,一個做了管事娘子,在內宅打轉,等閒見不到。
第二天,林璟玉大致的提點了他能想到的,這些小姑娘的攀比心思,林璟玉也不能猜透。只是特意囑咐了那時候顏色不能穿得太素淡,那估計就是徐家大小姐最後一次在貴女圈子裡舉辦這種賞花會了,又接近徐大小姐的嫁期,怕穿得太素淡招了徐大小姐的眼。又吩咐了石頭到錦瀾閣傳話說這月給姑娘單做幾個樣式。
這是黛玉第一次在京城貴女圈裡露面,非常的重要。第一步走好了、走寬了,黛玉在京城的局面才算開啟。現階段,林璟玉將這事看得比什麼都重。黛玉那天要穿的衣裳和妝容林璟玉都否定了好幾套,最後定妝的幾套特意讓黛玉去徐府參考了徐大小姐的意見。那天的流程和可能會遇到的突發狀況都演練了個遍,還有黛玉要準備表示心意的小禮物。彥央好不容易抽出時間出宮到他這兒放鬆心情,林璟玉的心思都在這事兒上打轉。
第95章 番外 之彥央
第一次見他;我覺得那是在我這前半生最困頓的時候。
前朝大皇兄和二皇兄盡得聖心,朝臣裡那些個世家大族更是明裡暗裡的倒下兩人。後宮婉貴妃寵冠六宮,那時更是一手把持了宮務。
請先生出山,是當時我和母后能想到的最好的法子。
徐家是直臣;而先生的長兄徐文傑大人又在朝中身居要職,因著先生之故,徐家更是處處避嫌。我也知曉為了徐家百年清譽,先生也不可能明著站在我這邊。當時我是慌了的,只希望先生能指條路子。
尋先生之前,自是要知道先生的行程。然後林璟玉三個字就出現在了我的案桌上;綴在‘先生現下的關門弟子;巡鹽御史林海大人之獨子’之後。
徐家是直臣;林家更是。我只是想賭一把,希望因著先生之故,林家能暗地裡為我添些助力。或者那時想到的只是林家不倒下兩位皇兄?
林璟玉的畫像便因此攤開在了我的面前,眉若遠黛、目似水剪,真真的眉目如畫。眉心之間一點硃砂痣,更是在那張稚嫩精緻的臉上添了幾分女氣。
還記得那時想:怕是從話本里走出來的還未修煉成型的傾城傾國的妖孽。
可不就是妖孽?
到了江南,我按著尋常人家的禮數,投了拜帖。那日帶了個小廝隨處轉轉,在一家賣玉器珍玩的店裡隨處看看。聽到下人的驚呼,轉過頭就看見那孩子帶著個丫鬟進了門來。
當時看畫像時總覺得稍顯女氣,或者說是浮華豔麗。真人立在眼前,前面的那些個考語都需推倒重置。第一眼看過去,周身流暢著溫潤的氣息。細瞧卻還能發現一層拒之於外的疏離隱隱掩在其下。
那時他道行不夠,哪像後時一瞥一笑都似是最真實的情緒。
他似是極喜歡那塊煙玉,與那店家明著討價還價,居然還將價格壓到三千七百兩。可遺憾的是跟在他後面的丫鬟沒帶夠銀錢,我買下了。本想作為引子,看著他眼裡的糾結嫉恨,卻難得的起了逗弄的心思。
江湖兒女,何須如此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