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平驚喜的跪下道:“多謝菩薩,救命大恩。”
那女子飄落到地上笑道:“段將軍的輕功,本座是知道的,你將這木段分別包上彩紗,拋入水中,就可以過海了。”說完將一包乾糧遞於段思平手中,即刻飄了起來,猶如嫦娥奔月,仙女駕雲,漸漸的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那女子走後一段時間,眾軍還在祭拜。
段思平是個精明的人,知道那女子的意思,將三片彩紗分別包在三段木段上,用於防滑,再將包有彩紗的木段拋入水中,輪番用於踏足,做完這些工作之後,快速吃了些乾糧,直向洱海深處去了。
待眾軍回過神來,哪裡敢去追觀音菩薩搭救過的人,都一動不動的呆在那裡。直到段思平走遠了,有個軍頭忽然大叫道:“什麼觀音菩薩,我們上當了,快追!”
眾軍士聽後,哪裡聽他的,居然連動都不敢動,那軍頭馬上喝道:“我在天遠鏢局,楊大俠大喜那天,見過此人,只是他一下從男人變成仙女一般,把我糊塗了,一時沒有分辨出來,快追。”
眾軍士哪裡聽他的,都一動未動,他順手打了一些軍士的耳光,眾軍士才陸陸續續的慢慢清醒過來,可哪裡還來得及?就連那些最好的弓箭手也望塵莫及了,水邊的船都讓他們自己拖上了岸,藏到了幾里外的地方去了,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段思平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之中。倘若要託船來追,等託來船的時候,恐怕,以段思平的輕功,早就已經過了洱海。
段思平到了海東的挖色後不久,驚奇的發現,他的那匹神駒居然也到了這裡。原來這匹神駒自己趁軍士們犯傻時,從北邊繞道江尾,一路逃到了海東挖色,這正是此馬從軍以前,經常走的路徑。
到了一千多年以後的今天,“人走三紗,馬過江尾”的傳說,在雲南的大理地區,還依然淵源流傳。
這貌似觀影菩薩的神秘女子,到底是何許人也?楊驚濤下山後又做了些什麼?請看下回分解。
………【第五回 楊總鏢頭強借馬 真假三怪成師徒】………
楊驚濤別了眾人,手提流星槍,下了老君山,一路上風光無限,可他卻提不起半點雅興來欣賞。一路不停地苦思:那黑衣人究竟是何方高手?輕功如此了得!那白袍人又是哪路高手?不僅武功出奇,輕功更是非同一般,……想著想著,不知不覺地緊張了起來,心中暗暗發涼,他想到了被他親手害死的李鶴。
這李鶴是歐陽天遠的四弟子,楊驚濤的四師弟,江湖上人稱“神劍混天龍”,輕功非一般了得。
惶恐中他暗暗思索:莫非這黑衣人,是李鶴?不是李鶴倒好,是李鶴,一切就都完了,這小子是個習武奇才,很快就學得師傅的畢身本事。師傅傳授的武功,他不但學會了其他師兄弟的全部所學,而且還學會了師傅的看家絕技“破天劍法”和“疾走三江”,武功早就高出自己數倍,倘若真的是李鶴,那麼自己性命不保和在江湖中名聲大敗先不說,更可怕的是萬一李鶴查出師傅的死因,死後豈不是遺臭萬年,落個欺師滅祖的千古罪人。還有,自己不就是白辛辛苦苦的騙過了師傅的女兒了嗎?那嬌滴滴的小師妹,好不容易才討得她的芳心,豈不是“江山”不保,美人反目,賠了夫人又折兵,哪裡能甘心呢?再說兩位兄弟定當也會因此和自己反目,自己就算不死,苟活於世,自己豈不也是孤身一人,四面楚歌?
可自己身為一門之主,形勢又容不得他,不把事情搞清楚,不搞清楚豈不是說明自己無能,笑柄江湖?但若搞清楚,萬一真的出了個萬一,豈不是更為不妙?在一想,倘若萬一那人真的是李鶴,不論如何,紙裡又怎能包得住火?此時他百感交集,憂愁難定。不覺便掉入了水中,原來他一路心不在焉,無意中走了岔道,來到了劍湖不說,還進去洗了個澡。這一洗卻把他洗清醒了許多,他眼珠一轉,突然想到:還是查吧?把事情搞清楚,如果那人不是李鶴,豈不是大快人心,讓自己安穩?如果是了,也好儘早找出對策。
楊驚濤近來連日奔波,心力不足,早就累了個半死,從劍湖一帶到葉榆,雖路途不算遙遠,但路況複雜,一半以上的路段山道崎嶇難行,便想去買匹馬。可馬、騾子和驢在劍湖一帶,卻是老鄉們的寶貝,裡裡外外的物資,都要靠它來託送,沒了它,老鄉們的生活會有諸多不便。老鄉們早就把它看成是家裡重要的一員,平時除了託運的貨物以外,人們一般不會輕易的騎乘,有時就連走累了的小孩,都不得享受。如果靠趕馬過日子的大小馬鍋頭,就更不用說了。
楊驚濤到了不遠處的一個村莊,連問了許多人家,出到了三倍的價